土壤板結的原因
土壤板結因為土壤表層缺乏有機質,在降雨、灌水等外因作用下導致土壤結構破壞、土料分散、結構不良,同時土壤干燥后受內聚力作用使土面變硬、結塊的現象。土壤板結使地溫降低、通透性差、土壤孔隙度減少,土壤中水、氣、熱狀況不能很好的協調致使微生物的活動受到抑制,最終土壤供肥、保肥、保水能力下降的問題發生。土壤板結不僅影響土壤的物理性質,使土壤理化性質逐漸惡化、地力逐漸衰退、土壤肥力下降,還會使土壤有機質含量下降不能滿足作物的正常生長。土壤板結的原因有很多,不僅是認為不合理的田間耕種的原因,還有土壤自身因素的限制。
質地是本質原因
土壤由于土壤的顆粒組成不同認為的劃分為為砂土、壤土和粘土三類,在農田中質地類型決定著土壤的物理、化學性質。土壤板結多出現在農田土壤質地黏重、耕作層淺、黏土中的黏粒含量較多的壤土中。因為其質地比較黏厚,耕作層淺且薄,土壤中毛細管孔隙含量十分稀少,因此土壤本身的通氣、透水、增溫性能都比較差。因此,這樣的土壤中團粒結構很容易遭到破壞,造成土壤表層結皮。
不合理施肥是“助手”
有機質是衡量土壤肥力高低的重要指標。土壤中不施有機肥、有機肥投入少或不進行秸稈還田,很容易產生土壤中有機物質缺乏問題的出現。土壤有機質含量決定著土壤理化性質的表現,有機質含量偏低土壤理化性狀就會變差、影響微生物的活性,從而影響土壤團粒結構的形成,造成土壤的酸堿性能不平衡,導致土壤板結問題的發生。同時,長期單一地偏施化肥,重氮輕磷鉀肥,使得有機質含量地下、土壤中腐殖質不能得到及時地補充,也會引起土壤板結和龜裂,例如,長期施用硫酸銨也很容易導致土壤板結問題的發生。
廢棄物污染土壤在辣椒、花生、大蒜、西瓜等經濟作物的種植中,地膜和塑料袋是必不可少的保溫和抑制雜草生長的材料。地膜和塑料袋等對作物生長有好處,但是卻給土壤也埋下了不少隱患。不能及時的清理或者不能將這些塑料類的廢棄物清理,使其在土壤中發生殘留,形成有害物質會嚴重污染土壤。這些塑料袋垃圾廢棄物,施入土壤中不易降解,是造成土壤板結的直接原因。
耕層結構被破壞
土壤上層的耕層地作物扎根的重要支撐,不合理的鎮壓、翻耕等農耕措施會導致土壤上層結構的破壞,會破壞土壤團粒結構;而每年施入土壤中的未被利用的肥料在土壤中的固定也會使得土壤發生板結。例如,磷肥在土壤中發生固定和化學沉積,造成土壤板結。同時,錯誤的耕種時機也會加重土壤板結問題的發生。例如,在土壤濕度過大時,耕翻鎮壓土地也容易造成土壤板結。
農業的風險不僅來源于農民自身的管理,工業污染是難以避免的風險之一。由于部分地方工業廢水和地下水的污染,長期利用廢水灌溉,水中的有毒物質積累過量也會引起土壤板結。暴雨容易造成土壤流失,暴雨后土壤表層細小的顆粒被帶走,很容易使土壤結構遭到破壞;而黏粒、小微粒在積水處或流速緩處沉淀干涸后也易造成土壤板結問題。來源:頭條號/有農有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