枯草芽孢桿菌在水稻上的應用
枯草芽孢桿菌制劑:1000億活芽孢/克可濕性粉劑
枯草芽孢桿菌毒性:低毒級
一、枯草芽孢桿菌特點
(一)綠色環保——對人畜微毒、對環境無污染、對作物安全(本劑雖屬細菌活體殺菌劑,但不會侵染作物引起病害,亦不會對作物產生藥害)
(二)高效廣譜——對水稻稻瘟病、紋枯病等多種真菌性病害具有優良防效,每畝本品8-10克就能取得良好防治效果,成本低廉
(三)增產提質——枯草芽孢桿菌還能夠分泌促進水稻生長的活性物質,使植株葉片濃綠肥厚,提高水稻免疫力,增產提質效果顯著,發酵過程中產生多種氨基酸,對水稻有生長調節的作用。
二、枯草芽孢桿菌防治機理
(一)競爭作用:通過生物間爭奪氧氣、營養物質及競爭排它性,形成局部生物優勢種群,防止其它菌侵入;同時爭奪周圍菌的營養,抑制病原菌生長—疫菌作用。
(二)溶菌作用:枯草芽孢桿菌吸附于病原菌的菌絲上,隨著菌絲生長而生長,從而消耗病原菌的營養,使病原菌菌絲發生斷裂、解體、細胞質消解,使病原菌失去進一步侵染能力—寄生作用。
(三)生物拮抗作用:枯草芽孢桿菌生長過程中能產生細菌素(枯草菌素、多粘菌素、制霉菌素、短桿菌素)、有機酸、天然脂肽類化合物等,對病原菌抑制其生長或溶解其細胞壁、使細胞穿孔、畸形等,最終殺死病原菌,總體防治效果可達80%。
(四)殺滅作用 誘導水稻產生抗病性、促進水稻生長,增產提質。據統計,使用枯草芽孢桿菌可有效增產5.6-20.2%。
三、枯草芽孢桿菌作用特點及使用方法
該菌劑可同病原菌競爭水稻體表的營養物質并分泌抗菌物質抑制病原菌生長,并使菌絲發生斷裂、解體并溶解病原菌細胞壁,使其穿孔、畸形等,以致病原菌失去擴展能力。
(一)稻瘟病、紋枯病、稻曲病。施藥方法:葉面噴霧施藥時期: 水稻孕穗期破口期和齊穗期各施藥一次。每畝用枯草芽孢桿菌10克均勻噴霧,噴藥藥間隔7-12天,
(二)枯草芽孢桿菌與咪鮮胺、三環唑、井岡霉素等混用,有明顯的相互增效作用。在病害集中、急性暴發時,更能顯示出混用的效果。
四、枯草芽孢桿菌使用注意事項
(一)本品用量少,為減少浪費,兌藥時應用小容器將所需用量藥劑充分溶解后再倒入噴霧器中,加水至噴霧器最佳水平線進行噴霧;
(二)早上10點前或下午4點后施藥,避免陽光直射,殺死芽孢。尤其是4點后用藥,夜間潮濕的環境更有利于芽孢萌發。宜密封避光貯存;
(三)不能與銅制劑、鏈霉素等殺菌劑及堿性農藥混用;
(四)病害初期或發病前施藥效果最佳,施藥時注意使藥液均勻噴至作物各部位。
來源 微生物技術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