葡萄蟲害及危害高清圖譜
1、薊馬
西花薊馬(上)、煙薊馬(下) 圖片來源:wikipedia
危害方式:銼傷
危害部位:幼果、嫩葉、枝蔓和新梢
危害時期:花期、幼果期
田間癥狀:
葉片受害會先出現(xiàn)退綠的黃斑,后葉片變小、卷曲畸形、干枯,有時還出現(xiàn)穿孔,被害的新梢生長受到抑制。
幼果受害初期,果面上形成縱向的黑斑,使整穗果粒呈黑色,后期果面形成縱向木栓化褐色銹斑,嚴重時會引起裂果。
有效藥劑:吡蟲啉、噻蟲嗪、聯(lián)苯菊酯等
2、金龜子
圖片來源:視覺中國
危害方式:啃食
危害部位:成蟲為害花、葉、果、幼芽及近成熟的果實;幼蟲為害葡萄根系。
危害時期:萌芽期至成熟期
田間癥狀:
新梢受害不能正常抽生,樹勢衰弱,妨礙開花結(jié)果。
葉片受害,形成網(wǎng)狀孔洞和缺刻,嚴重時葉片僅剩主脈搏。
果實受害后還易誘發(fā)酸腐病。
有效藥劑:吡蟲啉、噻蟲嗪、甲氰菊酯、高效氟氯氰菊酯等
3、十星瓢螢葉甲
圖片來源:fengniao
危害方式:啃食
危害部位:葉片、嫩芽
危害時期:花后至幼果期
田間癥狀:
成蟲、幼蟲啃食葡萄葉片,使葉片呈孔洞或缺刻狀,嚴重時將葉片、葉肉食盡,只留葉脈。
有效藥劑:吡蟲啉、啶蟲脒、氯氰菊酯、高效氟氯氰菊酯等
4、斑衣蠟蟬
圖片來源:娃哈哈
危害方式:刺吸
危害部位:葉片、梢枝
危害時期:北方發(fā)生較為普遍,5月份為高峰期
田間癥狀:
成、若蟲刺吸枝、葉汁液,嫩葉受害后多引起穿孔或破裂,莖皮枯裂,甚至死亡。
斑衣蠟蟬刺吸葉片后,排泄液常粘附于枝葉和果實上,引起污煤病而使表面變黑,影響光合作用,降低果品質(zhì)量。
有效藥劑:吡蟲啉、噻蟲嗪、菊酯類、苦參堿等
5、綠盲蝽
圖片來源:陽春三月
危害方式:刺吸
危害部位:幼葉、新梢和幼果
危害時期:4~5葉期、花前、花后
田間癥狀:
幼葉受害后,最初形成針頭大小的紅褐色斑點,之后隨葉片的生長,以小點為中心形成不規(guī)則大小不等的孔洞。
嚴重時葉片上聚集許多刺傷孔,致使葉片皺縮、畸形甚至呈撕裂狀,生長受阻。
幼果受到綠盲蝽成蟲或若蟲的為害會點狀發(fā)黑,隨著幼果增大,果面會在傷口處形成小黑斑,嚴重影響果品。
有效藥劑:吡蟲啉、噻蟲嗪、聯(lián)苯菊酯、高效氯氟氰菊酯等
6、葡萄缺節(jié)癭螨
圖片來源:見水印
危害方式:刺吸
危害部位:以葉片為主,嚴重的時候也會危害葡萄枝干的嫩梢、卷須、幼果等部位。
危害時期:芽萌動到展葉前、開花前,干旱年份的夏季
田間癥狀:
初期葉背產(chǎn)生許多不規(guī)則白色斑塊,逐漸擴大呈現(xiàn)一層很厚的毛氈狀白色絨毛,后變茶褐至深褐色。
受害部位葉背凹陷,正面形成不規(guī)則大小不一的突起。嚴重時葉片凹凸不平。
有效藥劑:炔螨特、螺螨酯、乙螨唑、阿維·噠螨靈、阿維·三唑錫等
7、介殼蟲
圖片來源:科學(xué)大眾
危害方式:刺吸
危害部位:芽、葉、果實、枝條
危害時期:3月中下旬開始活動,4月下旬至5月上中旬是危害盛期
田間癥狀:
以若蟲和雌成蟲刺吸芽、葉、果實、枝干及根部的汁液,嫩枝和根部受害常腫脹且易縱裂而枯死。
果穗后期誘發(fā)煤污病,造成爛果。
有效藥劑:幼果至膨大期可使用螺蟲乙酯噴霧1~2遍,發(fā)生嚴重果園,花前可使用毒死蜱+噻嗪酮進行噴霧。
8、葡萄虎天牛
圖片來源:insect-fans
危害方式:駐食
危害部位:枝梢
田間癥狀:
初孵幼蟲多在芽附近蛀食入皮下,被害處變?yōu)楹谏桓啐g幼蟲蛀食木質(zhì)部,多向枝梢方向蛀食,被害部位易斷,或引起枝梢枯死。
有效藥劑:發(fā)生危害后,使用棉球蘸取熏蒸類藥劑(敵敵畏、敵百蟲等)堵塞蟲孔,后用泥土密封;藥劑采用強效滲透劑+有機磷類藥劑進行樹干噴霧。
轉(zhuǎn)載于農(nóng)田行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