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今天就來嘮嘮我自個兒搗鼓肥料這點事兒。剛開始在陽臺瞎種點蔥姜蒜、小番茄啥的,那會兒真不懂,以為光澆水曬太陽就行。結果種出來的東西蔫唧的,要么黃葉子,要么長不大。
后來琢磨著,是不是土不行,沒營養?就跑去花鳥市場轉悠,看到有賣肥料的。好家伙,花花綠綠的袋子,上面寫著各種名堂。我當時就隨便拿一包復合肥,看說明大概是啥都有點兒。
初識氮磷鉀
拿回家用幾次,欸,好像是有點效果,葉子綠些。我就好奇,這肥料袋子上老寫著N、P、K,還有數字比例,這到底是啥玩意兒?
我就開始自己查資料,也問隔壁那個退休的老大爺,他種花可厲害。這才慢慢弄明白,這氮(N)、磷(P)、鉀(K)是植物最需要的三大營養,就像咱們人吃飯得有主食一樣。
氮肥,主要是管長葉子的,用之后,葉片就長得快、綠油油的。像尿素、硫酸銨這些,聽著化學名字挺嚇人,主要就是提供氮元素的。
磷肥,主要是催著植物開花結果,還有讓根系長得更壯實。像那個過磷酸鈣,就是常見的磷肥。
鉀肥,作用就像給植物壯骨頭,讓莖稈更結實,不容易倒,還能提高抗病能力、抗旱能力啥的。
不止氮磷鉀
用一段時間氮磷鉀齊全的復合肥,大部分時候還行。但有時候,發現有些菜,比如番茄,底部容易爛,或者有些葉子黃得不正常,光用復合肥也不完全管用。
我又去解,原來除氮磷鉀這仨大家伙,植物還需要其他一些東西,雖然要得量少點,但也缺不。比如鈣、鎂、硫,這些算是中量元素。還有更微量的,像鐵、錳、鋅、銅、硼、鉬等等。缺哪一樣,植物都可能長不出現各種毛病。
比如缺鐵,葉子會黃,特別是新葉子。缺鈣,就像我那番茄,容易得臍腐病。
化肥和有機肥
再后來我發現肥料還分兩大類。一類就是我最早買的那種化學肥料,是工廠生產的,特點是養分含量高,見效快,肥力猛,用對效果立竿見影。
還有一類叫有機肥,這就多,像什么雞糞、羊糞、餅肥,還有我自己用廚余漚的肥。這種肥,養分釋放慢一些,肥效溫和持久,更重要的是能改良土壤,讓土越來越松軟透氣。
我現在是兩種換著用,或者混著用。急著要效果的時候,用點化肥。平時養土,就多用有機肥。但用有機肥得注意,一定要充分腐熟,不然直接用生糞容易燒根,還招小蟲子。
實踐總結
所以你看,折騰這么一圈,我對肥料這玩意兒算是有點譜。說白,肥料主要就是給植物補充營養的,跟人吃飯一個道理。最主要的就是氮、磷、鉀這三樣,然后還得配合點鈣、鎂、鐵、鋅這些中微量元素。根據植物不同時期、缺啥癥狀,選擇合適的肥料來用,不管是化肥還是有機肥,用對量、用對方法才是關鍵。這都是我自個兒一步步試出來、摸索出來的經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