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跟大家嘮嘮我最近折騰肥料鉀元素的事兒,純屬個人經驗,不一定對,大家圖一樂呵就行。
事情是這樣的,我不是在家搞個小菜園嘛最近發現菜長得慢吞吞的,葉子也有點發黃,上網查查,說是缺鉀。行,那就補唄!
我直接奔著磷酸二氫鉀去。
- 這玩意兒名氣大,都說我就想著肯定沒錯。
- 去農資店,老板也推薦這個,說見效快。
- 買回來兌水噴葉子,心想這下總該行。
結果,噴幾天,好像有點用,但效果真不明顯。而且這玩意兒死貴死貴的,噴幾次就沒一瓶。
后來我尋思著不能這么燒錢,得換個思路。開始研究各種鉀肥的成分和特性。
我就發現硫酸鉀和氯化鉀這倆“平民選手”。
- 硫酸鉀據說不含氯,對大多數作物都比較友但我看看價格,還是比氯化鉀貴一些。
- 氯化鉀便宜!但是網上說有些作物忌氯,比如紅薯、西瓜啥的。
琢磨一下,我種的菜好像沒啥特別忌氯的,而且價格實在誘人,就買袋氯化鉀試試水。
用法我也研究一下,沒敢直接撒地里,怕燒根。
- 先是兌水稀釋,濃度調低點,然后澆根。
- 隔幾天觀察一下,看看菜有沒有啥不良反應。
結果,還真別說,效果比磷酸二氫鉀好多!葉子開始變得綠油油的,菜也長得快。而且一袋氯化鉀能用好久,性價比杠杠的。
我也沒完全放棄磷酸二氫鉀,偶爾還是會噴一下葉子,當做“營養品”。畢竟都買,不用也浪費。
總結一下我的經驗:
- 別迷信貴的! 磷酸二氫鉀確實但不是所有情況都適用,而且價格高昂。
- 氯化鉀是個好東西! 便宜實惠,效果也不錯,但要注意用量和適用作物。
- 多觀察! 施肥后要仔細觀察作物的反應,及時調整用量和施肥方式。
對,我還試點草木灰,這玩意兒也含鉀,而且是天然的。不過草木灰堿性比較強,用的時候要小心,別燒苗。我就簡單撒點在土里,感覺效果也還行。
這回折騰鉀肥,讓我明白一個道理:種菜,不能光靠理論,還得自己實踐。不同的作物、不同的土壤、不同的生長階段,需要的肥料都不一樣。只有自己摸索,才能找到最適合自己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