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今天又得說說我那堆肥料的事兒。
前陣子弄些農家肥回來,想著漚熟給我的那些菜用。就找個角落,把它們堆成一個小垛。本來挺好的,結果這幾天事兒一多,沒太顧得上。今天過去一看,好家伙,有點不對勁。
發現問題
走近聞著味兒還行,就是正常的發酵味兒。但是伸手一摸,壞,表面摸著有點潮乎乎的,底下扒拉開一點,更濕,有些地方都黏在一起,還有些結成疙瘩塊,硬邦邦的,跟石頭似的。這可咋整?這肥料要是濕成這樣,用到地里效果肯定不還可能燒苗。
我琢磨著,八成是前兩天那場雨鬧的。雖然我當時扯塊塑料布蓋上,但估計沒蓋嚴實,邊邊角角可能漏雨,或者就是地面返潮,水汽從底下滲上來。南方的天就這樣,濕氣大。
開始處理
第一步:破塊
這結塊肯定不行,得先給它弄散。找把舊鐵鍬,對著那些大硬塊就是一頓敲。還挺結實!費老大勁,才把那些疙瘩都敲碎點。也不能敲太碎,特別是有些本來是顆粒的,弄成粉末撒起來麻煩,風一吹就跑。
第二步:晾曬通風
敲得差不多,就得想辦法讓它干。直接放大太陽底下曬?我有點擔心。以前聽人說過,溫度太高暴曬,肥料里頭的好東西(他們叫啥養分來著?)容易揮發掉。那不成白忙活?
所以我就找個通風好的地方,但太陽不是直曬的那種,比如屋檐底下或者樹蔭下。地上先鋪層厚的舊編織袋,主要是隔絕地面的潮氣。然后把敲散的肥料均勻地攤開在上面,攤得薄一點,讓它能充分接觸空氣。
- 把肥料攤開,不要堆在一起。
- 選擇通風好、避免陽光直射的地方。
- 地上鋪東西隔潮。
第三步:勤翻動
攤開還不算完事。為讓它干得快、干得勻,我隔個一兩天就去用耙子或者鐵鍬翻動一遍。把底下的翻到上面來,把濕的露出來吹吹風。這活兒不難,就是得惦記著去做。
結果
就這么折騰大概四五天,再去摸的時候,感覺就好多。抓一把在手里,干爽松散,雖然比剛買來的時候顏色可能深點,狀態也沒那么完美,但至少不濕不結塊,這就能用。
看著那堆恢復正常的肥料,心里踏實多。這回算是個教訓,以后堆肥料,底下一定得墊高點,弄個架子啥的更上面蓋東西也要蓋嚴實,四周壓不能留縫。而且也不能堆太高,壓得太實,它也容易結塊。
種點東西真是不容易,啥都得操心。不過看著它們長得這點辛苦也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