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起這雞毛當肥料,還真是我自己瞎琢磨出來的。以前家里養雞,或者去市場買雞,那雞毛都是扔掉的,覺得又臟又沒用。后來有一次,聽村里老人嘮嗑,說以前啥都舍不得扔,雞毛也能埋地里肥田。
我這人就愛動手試試。正好那段時間,去幾趟鎮上的活禽市場,跟那殺雞的老板混熟。每次去,都看到一大堆雞毛扔在角落里,我就跟他要。老板還奇怪,問我要這玩意兒干我說拿回去試試做肥料。他哈哈笑,說行,你拿走,反正也是扔。就這么著,斷斷續續攢兩大麻袋。
開始動手處理
拿回家,這雞毛確實有點味兒。我想著直接埋地里,會不會燒苗?或者根本不爛?網上查查,說法不一。有的說要加什么酸什么堿發酵,聽著就頭大,太麻煩。我就想著用最土的辦法。
我的做法是這樣的:
- 挖坑:在菜地角落里,找塊暫時不種東西的地兒,挖個大坑,大概有個半米多深。
- 填埋:先把雞毛倒進去一層,大概十來公分厚。
- 蓋土:然后蓋上一層園土,也差不多厚。
- 踩實澆水:稍微踩實一點,再澆點水,不用太多,保持濕潤就行。
- 重復:就這么一層雞毛一層土,把那兩大袋子雞毛都給填進去。一層必須是厚厚的土,蓋嚴實,得有二三十公分厚,主要是怕有味兒,也怕招蟲子。
埋下去之后,我就沒怎么管它。那是去年秋天快入冬的時候弄的。心里也沒抱太大希望,就當處理垃圾。
觀察效果
轉眼到今年春天,準備種菜。我就想著,那坑里的雞毛不知道爛成啥樣。好奇扒開上面看看,土是黑不少,雞毛看著沒那么蓬松,有點黏糊糊的感覺,但也沒完全爛成泥。不過聞著沒啥臭味,就是一股土腥味。
我就在那塊地附近種些青菜、蘿卜。也沒特意把下面的“肥料”翻上來,就想著讓菜根自己往下扎,看能不能吸收到營養。
結果你猜怎么著?
那一片的菜,長得是真猛!尤其是蘿卜,葉子那叫一個綠,一個壯實,比旁邊沒埋雞毛地方的菜明顯大一圈。拔出來的蘿卜個頭也大。當時我就樂,這雞毛還真管用!肥效挺厲害,而且感覺后勁足,不像化肥,一陣猛長就完。
現在想想,這過程挺簡單的:
- 收集雞毛(這個得看你有沒有渠道)。
- 挖坑深埋,土要蓋厚實。
- 耐心等待,讓它在地里慢慢爛(至少等個大半年,我這是過一個冬天加半個春天)。
- 時候到,就在上面種菜或者附近種菜。
這法子,雖然看著有點“土”,但效果實實在在。省錢不說,還把廢物利用起來,種出來的菜吃著也放心。下次再攢點雞毛,還打算這么干。真沒想到,這不起眼的雞毛,還是個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