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跟大家伙兒嘮嘮我最近做的一個小實驗,關于肥料檢測氮含量的。這玩意兒,之前都是在書本上看到的,這回總算有機會自己動手搞一搞,感覺還挺有意思的。
我琢磨著,這肥料里的氮到底有多少?咋能知道?上網搜一圈,又問問搞農業的朋友,決定用凱氏定氮法試試。聽著挺高大上,操作起來也沒那么難。
第一步,準備工作!
- 先是把肥料樣品給磨碎,磨得越細越這樣才能充分反應。
- 然后稱取一定量的樣品,我用的是分析天平,力求精準。
- 接著準備凱氏燒瓶,把樣品小心翼翼地倒進去。
第二步,消化!
這步是關鍵,要把肥料里的有機氮轉化成氨。我往燒瓶里加濃硫酸和催化劑(硫酸銅),然后把燒瓶放在消化爐上加熱。剛開始的時候,冒出來一股刺鼻的氣味,熏得我直咳嗽,趕緊把通風打開。慢慢地,溶液顏色開始變深,變成藍綠色,這就說明消化差不多完成。這個過程挺漫長的,大概花兩個多小時。
第三步,蒸餾!
消化完之后,就要把氨給蒸餾出來。我把燒瓶連接到蒸餾裝置上,然后加入氫氧化鈉溶液,讓氨釋放出來。氨氣被蒸汽帶著,進入吸收瓶,吸收瓶里裝的是硼酸溶液。硼酸會和氨氣反應,生成硼酸銨。
第四步,滴定!
一步就是滴定,用標準鹽酸溶液滴定吸收瓶里的硼酸銨溶液。根據鹽酸的用量,就能算出肥料里氮的含量。滴定的時候要非常小心,眼睛要緊緊盯著滴定管,觀察溶液顏色的變化。當溶液顏色由藍色變成灰色的時候,就說明滴定終點到。
第五步,計算!
滴定完之后,根據公式一頓算,得出氮的含量,這個過程一定要仔細,不然算錯就白做。
記錄一下這回實驗的一些小問題:
- 消化的時候,一定要注意通風,不然氣味太大。
- 蒸餾的時候,要控制好加熱的溫度,防止溶液暴沸。
- 滴定的時候,要小心觀察顏色變化,避免滴定過量。
總結
這回實驗雖然過程有點繁瑣,但是結果還是不錯的,通過這回實踐,我對肥料檢測氮含量有更深的理解。以后有機會,我還想嘗試其他的肥料檢測方法,爭取把肥料分析這塊兒給搞明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