剛搬來澳洲這邊,院子里有棵檸檬樹,看著半死不活的,葉子黃黃的,結的果子也小。想著得給它弄點吃的,不然對不起這邊的陽光。
上網查查,嚯,那叫一個復雜。有的說要用什么基肥,農家肥,還要摻一堆東西,硫酸鉀、硫酸鋅啥的,看得我頭都大。還有推薦各種牌子的專用肥,價格也不便宜。我就是想簡單點,讓樹活得好點,結幾個檸檬泡水喝,沒想搞那么專業。
我的第一次嘗試
后來我就去趟本地那個綠色大棚子(你們懂的),看著貨架上花花綠綠的肥料。就隨便拿一袋寫著“Citrus Food”的顆粒肥,看著像是專門給檸檬橘子這類樹用的。想著,應該錯不。
回家后,也沒仔細看說明,就抓一大把,在樹根周圍撒一圈。想著,多吃點總沒壞處。然后就澆水,澆透。當時心里還挺美,覺得這下該長好。
結果?好像沒啥太大變化。葉子還是那樣,新長的也不多。感覺那把肥料撒下去,跟沒撒差不多,也可能是我撒的位置不對,或者量不對。
調整和摸索
過段時間,看著還是沒起色,我又琢磨。是不是一次性給太多,或者太少?或者這種顆粒肥不行?正好鄰居老頭看我瞎鼓搗,過來聊幾句。他說他家的檸檬樹,就是每年春秋兩季,弄點雞糞肥或者羊糞肥,埋在樹冠外圍下面,然后平時偶爾給點那種緩釋的顆粒肥就行,關鍵是別離樹干太近,容易燒根,而且要澆透水讓肥料化開。
聽人勸吃飽飯嘛我就照著試試。去苗圃搞點發酵好的雞糞肥,味道確實不咋地。春天的時候,在檸檬樹樹冠滴水線那塊,挖幾個淺坑,每個坑里埋點雞糞肥,然后蓋上土,再澆透水。平時,就換種緩釋型的柑橘專用肥,大概兩三個月撒一次,量也不多,就那么一小把,均勻撒在滴水線周圍,然后還是澆水。
現在我的做法
現在幾年下來,我基本就固定這么干:
- 春秋兩季是關鍵:開春發芽前,還有秋天果子摘得差不多,這兩次我會用有機肥,就是那種雞糞、牛糞之類的,弄熟的,在樹冠外圍埋下去。量嘛看樹大小,我那棵不算特別大的樹,大概用個幾鐵鍬。
- 平時補充:其他時候,比如夏天開花結果的時候,我會用買的那種緩釋顆粒肥,專門給柑橘類植物的。大概2-3個月一次,撒在地上,離樹干遠一點?;蛘哂袝r候用那種水溶肥,兌水澆,吸收快點,特別是看葉子有點發黃的時候。
- 澆水很重要:每次施肥之后,一定一定要澆透水。不澆水,肥料堆在那兒,樹吸收不,還可能燒根。
就這么弄之后,我那棵檸檬樹算是緩過來。葉子綠油油的,看著就健康。開花也多,關鍵是結果子,現在每年都能結不少檸檬,個頭也還行,至少泡水、做菜是足夠用。雖然不是什么專家級的操作,但對我來說,簡單有效,這就夠。畢竟種樹嘛就是圖個樂呵和收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