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跟大家嘮嘮我搗鼓有機肥料設備的那點事兒,說起來也是一把辛酸淚,但好在總算是成!
我尋思著自己搞點有機肥,一來環保,二來也能給自家菜地添點料。結果,光有想法不行,還得有家伙事兒。于是我就開始研究這有機肥料設備,看不少資料,也跑不少地方。
得有個發酵池?我找個空地,自己用水泥磚砌個簡易的發酵池。這水泥活兒,我以前也沒干過,邊學邊干,那叫一個費勁!砌出來的池子,歪歪扭扭的,不過湊合能用就行。
有發酵池,還得有攪拌設備。人工攪拌?那得累死個人!我在網上淘個二手的攪拌機,回來自己改裝一下,加個定時器,這樣就能自動攪拌,省不少事兒。
接下來就是造粒的問題。這有機肥發酵好,直接撒地里效果不得弄成顆粒狀才行。我開始是想買個造粒機的,但是一看價格,直接勸退。太貴! 后來一咬牙,想著自己做。在網上找些資料,發現可以用滾筒造粒。于是我又開始折騰滾筒。
這滾筒可不好找,我在一個廢品站淘個舊的洗衣機內筒,拿回來清洗干凈,又找個電機,自己焊個支架,把洗衣機內筒固定在上面,就成一個簡易的滾筒造粒機。
這滾筒造粒機做好之后,我開始試驗。把發酵好的有機肥放進去,滾滾,結果滾出來的不是顆粒,而是一堆泥巴!這可咋整? 我又開始研究,發現是濕度太大。于是我把有機肥晾曬一下,再放進滾筒里,這回總算是有點顆粒的樣子。
但是這顆粒太小,而且大小不均勻。我繼續改進,調整滾筒的轉速,控制有機肥的濕度,經過多次試驗,總算是做出比較理想的顆粒狀有機肥。
這整個過程,說起來簡單,但實際上真是費不少功夫。從找材料,到制作設備,再到試驗調整,每一步都充滿挑戰。不過看到自己親手制作的有機肥設備,能生產出有機肥,心里還是挺有成就感的。
我覺得做有機肥料設備,最重要的是要有耐心和動手能力。遇到問題不要怕,多查資料,多嘗試,總能找到解決辦法的。如果預算充足,直接買現成的設備肯定更省事。但是,自己動手做的,更有樂趣,也更有意義!
提醒大家一句,有機肥料設備在使用過程中,要注意安全。特別是電器設備,一定要做好接地保護,防止觸電。還有,設備要定期維護,清理灰塵,加潤滑油,這樣才能延長設備的使用壽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