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起給月季用肥,我這幾年真是折騰不少。一開始也是看別人說月季要大肥大水,但市面上那些肥料,要么貴,要么用起來心里沒底,不知道是啥玩意兒。我就琢磨著,能不能自己搞點啥又天然又有營養的東西。
后來不知道在哪兒聽一嘴,說用魚下水當肥料特別純天然,有勁兒。這我可來興趣,正好那陣子家里吃魚吃的比較勤,我就動心思,打算試試看。
我的準備工作
說干就干。我開始留意攢家里的魚下水,主要是魚腸、魚鰓,有時候還有魚頭魚骨。攢這些東西,那味道真不咋地,尤其天熱的時候。我就找個帶蓋的舊桶,暫時放院子角落里,離住人的地方遠點。
- 收集:每次家里殺魚,就把不要的魚內臟、魚頭什么的都扔進那個舊桶里。
- 處理:有時候會稍微撒點土或者園土進去,想著能不能稍微蓋蓋味兒,好像作用不大。主要是攢著,等攢夠一定量。
開始實踐:埋魚肥
第一次干這事兒,心里也沒譜。我就選我家院子里那幾棵地栽的月季,想著地栽的根系強大,應該更能扛得住。盆栽的我可不敢試,怕燒苗。
我找個冬天休眠期,感覺這時候動土對月季影響小點。具體做法就是:
- 挖坑:在選好的月季植株旁邊,離根遠一點的地方,大概有個三四十公分,挖幾個深坑,差不多得有三四十厘米深。不能太靠近根,怕生肥燒根。
- 投放:把我攢的那桶魚雜碎,分攤著倒進坑里。量不能太大,一個坑里就放一小部分。
- 覆蓋:這是關鍵一步!把魚雜碎扔進去后,趕緊蓋上厚厚一層土,而且要踩實一點。我當時蓋得有二十多厘米厚的土,就怕味兒飄出來,或者招來些小貓小狗給扒拉開。
整個過程,有點埋汰,味兒也不小,但為月季能長也就忍。
觀察效果與后續
頭一年,說實話沒看出太大名堂,估計是冬天埋下去,得需要時間慢慢分解發酵。我當時心里還有點打鼓,怕別把月季給弄死。
但是到第二年春天,奇跡好像發生!那幾棵埋魚肥的月季,明顯長得比其他沒埋的要壯實多。主要表
- 新芽粗壯:冒出來的筍芽特別粗,看著就有勁兒。
- 葉子油亮:葉片顏色深綠,油光發亮的,顯得特別健康。
- 開花表現:雖然不敢說全是魚肥的功勞,但感覺那年春天開花數量好像是多點,花朵也挺大的。
這下我可有信心。這法子看來是真管用,雖然麻煩點,味兒大點,但效果實打實。
后來我也試過買那種成品發酵好的魚蛋白肥液,用起來是方便,也沒啥味兒,效果嘛感覺也還行,但總覺得不如自己埋魚腸來得實在,勁兒好像沒那么足,可能是心理作用?
一點小總結
現在我還是會偶爾在冬天給地栽月季埋點魚,主要是魚腸魚骨這些,但不會像一開始那么頻繁,就當是給它們加餐補充點磷鉀肥。這方法,我覺得也就適合地栽,而且最好在冬天弄。盆栽月季我還是老老實實用那些成品有機肥或者緩釋肥,安全第一。
這就是我自己瞎折騰用魚給月季施肥的一點記錄,土方法,不一定科學,也不一定適合所有人。分享出來,就是給大家看個樂呵,或者有地栽條件的朋友可以參考下,但一定注意要遠離根系、深埋、土蓋厚!不然那味道和可能招來的小東西,也夠讓人頭疼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