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又到咱分享種菜心得的時候。今天聊聊肥料這點事兒,純粹是我自個兒瞎琢磨、動手實踐后的一點記錄,不一定對,大家隨便聽聽,參考參考就
剛開始在陽臺、小院子里搗鼓種菜那會兒,真是摸不著頭腦。土倒是弄來,種子也撒,可那菜苗長得蔫唧的,黃葉子,看著就沒精神。后來琢磨著,肯定是土里沒啥“油水”,得加點料!
打底肥,先把基礎搞好
我這人比較信奉老話說的“底肥是金”。每次要種新一茬菜之前,我都會先給地里“喂”點東西。最開始用的就是那種發酵好的干雞糞。搞來一小袋,趁著翻地的時候,均勻地撒進去,然后用小鋤頭或者鏟子,把糞肥和土充分地拌勻。注意,一定要是腐熟好的,不然直接用新鮮的,那玩意兒燒苗,厲害得很!有一次我沒注意,結果種下去的小苗沒幾天就蔫,根都黑,教訓深刻。
除雞糞,有時候我也用羊糞,感覺那個燒苗的風險小一點,肥效也溫和些。反正就是,翻地的時候,順手埋進去,讓土變得松軟、有營養。
苗期追肥,讓葉子綠油油
等種子發出芽,長出幾片真葉后,就進入苗期。這個時候,我觀察到,主要是長葉子。葉子要想長得綠油油、水靈靈,就得給它點氮肥。氮肥這東西,能促進枝葉生長。
我試過最簡單的辦法,就是用發酵過的淘米水,或者漚熟的豆餅水(弄點豆餅加水放桶里,蓋好蓋子發酵個把月,用的時候得兌很多水,不然也燒苗)。隔個十天半個月,兌水稀釋后,沿著菜根周圍澆一圈。別直接澆到葉子上或者根莖上,也容易出問題。量不用太大,薄肥勤施是關鍵。
有時候圖省事,也買過那種氮磷鉀比較均衡的復合肥,就是小顆粒那種。用量特別省,每次就在離根遠點的地方,刨個小坑埋幾粒,或者直接撒一點在土表面,然后澆水。效果也挺明顯,葉子很快就變得濃綠。
開花結果期,磷鉀肥跟上
等到蔬菜開始開花,或者像番茄、黃瓜、辣椒那樣開始結果,這時候光長葉子就不行,得讓它多開花、多結果,果子還得長大長這時候,磷肥和鉀肥就得跟上。
- 磷肥:能促進開花結果,讓根系更發達。我有時候會用點骨粉,也是拌在土里或者埋在根系周圍。
- 鉀肥:能讓果實長得更大、更甜,莖稈更結實。以前農村燒柴火剩下的草木灰就是很好的鉀肥。我會收集一些干凈的草木灰,干的時候撒在土表,或者兌水攪勻澆下去。但要注意,草木灰是堿性的,不能用太多,尤其對于喜歡酸性土壤的植物。
市面上也有專門的磷鉀肥,比如磷酸二氫鉀,那玩意兒見效快,適合噴葉子或者灌根,但我用得比較少,總覺得化學的東西不如有機的用著踏實。
長期養土也很重要
用幾次化肥后,我發現雖然菜長得快,但感覺土壤有點“板結”,不像剛開始用農家肥時那么疏松透氣。所以后來我就更傾向于用有機肥,比如自己漚的廚余堆肥(這個比較麻煩,得弄好久)、買的商品有機肥,或者繼續用腐熟的糞肥。
我感覺,有機肥不光是提供養分,更重要的是能改良土壤結構,讓土變得有活力,這樣菜才能長得更健康,口感也更這是一個長期的過程,不能急。
觀察最重要
說這么多,最重要的還是觀察。每種菜習性不一樣,土壤條件也不同。要經??纯床说拈L勢怎么樣,葉子顏色對不對,是缺肥還是肥給多。缺啥補靈活調整。
比如葉子發黃,可能是缺氮;葉子邊緣焦枯,可能是缺鉀;開花少結果難,可能是缺磷。有時候黃葉也可能是水澆多或者病蟲害,得綜合判斷。
種菜施肥這事兒,就是個不斷實踐、不斷總結的過程。沒有絕對最好的肥料,只有最適合你當前情況的肥料。多動手試試,慢慢就有經驗。今天就先分享這些我自個兒折騰的心得,希望能給大家一點小小的啟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