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跟大家嘮嘮我搗鼓的廚余肥料桶,這玩意兒說起來簡單,但真做起來,還真是有點門道。
事情是這樣的,我這人平時喜歡種種花草,可老買肥料,忒費錢!而且總覺得外面賣的肥不放心,就琢磨著能不能自己搞點有機肥。正好家里每天都產生不少廚余垃圾,扔怪可惜的,就想著把它們變廢為寶。
我啥也不懂,直接找個大塑料桶,把吃剩的菜葉子、果皮啥的往里頭一股腦兒倒。心想,這不就是堆肥嘛簡單!結果沒幾天,好家伙,那味道,酸爽!而且還招不少小飛蟲,嗡嗡嗡的,煩死。這下可肥沒堆成,倒把自己家搞成垃圾場。
痛定思痛,我開始上網查資料,才知道堆肥也是有講究的。得有個靠譜的堆肥桶。那種敞口的肯定不行,得是密封的,最好帶個蓋子,能隔絕氣味,防止蟲子進去。網上那種專業的堆肥桶,看著挺高級,但價格也不便宜。咱老百姓過日子,能省則省。我就尋思著自己DIY一個。
跑去附近的五金店,淘個帶蓋子的塑料桶,大概15升左右,大小正然后在桶底鉆幾個小孔,方便透氣和排水。桶蓋上也鉆幾個小孔,但要小一點,防止蟲子飛進去。這樣,一個簡易的堆肥桶就搞定。
有桶,接下來就是往里頭放東西。記住,不是啥廚余垃圾都能往里頭扔的。像肉類、油脂、奶制品這些,容易腐爛發臭,而且會招蟲子,最好別放。比較適合堆肥的,是菜葉子、果皮、咖啡渣、茶葉渣、蛋殼這些。我還會加一些干樹葉、碎紙片啥的,增加碳的比例,平衡一下。
堆肥的時候,要注意分層。先在桶底鋪一層干的材料,比如樹葉、碎紙片。然后在上面鋪一層廚余垃圾。再在廚余垃圾上面鋪一層干的材料。就這樣一層一層地往上堆。每次放廚余垃圾的時候,最好切碎一點,這樣能加快分解的速度。
堆肥的過程中,要經常翻動。可以用個小鏟子,把桶里的東西攪拌一下,讓空氣流通。這樣能促進微生物的活動,加快分解的速度。如果覺得太干,可以稍微噴點水,保持濕潤。但不要太濕,否則容易發臭。
- 我一般一個星期翻動一次,看看情況。
- 如果桶里的東西太濕,就多加點干的材料。
- 如果太干,就稍微噴點水。
對,還有一點很重要,就是要避免陽光直射。把堆肥桶放在陰涼通風的地方,這樣能防止溫度過高,影響微生物的活動。我一般放在陽臺的角落里,既不占地方,又能保持通風。
就這樣,經過幾個月的努力,我的廚余肥料桶終于有成果。打開蓋子,一股淡淡的泥土香味撲面而來,里面黑乎乎的,全是腐熟的有機肥。用手抓一把,感覺細膩松軟,聞起來也沒啥異味。這下可把我高興壞,趕緊拿去種花,效果杠杠的!
我每天都會把家里的廚余垃圾放進堆肥桶里,變廢為寶,既環保又省錢。而且自己做的有機肥,用起來也放心,不用擔心有啥化學成分。如果你也想試試,不妨按照我的方法,自己DIY一個廚余肥料桶,相信你也會愛上這種變廢為寶的感覺!
溫馨提示:堆肥是個漫長的過程,要有耐心。不要指望一下子就能成功,多嘗試,多總結經驗,相信你也能做出優質的有機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