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起這河北的土地,咱是土生土長,感情深得很。前些年,感覺地力有點跟不上,光使化肥,地越來越板結,種出來的東西也不如以前有味兒。琢磨著得換個法子,就聽人說這個生物肥料,說是能養地,對莊稼也
一開始心里也沒底,這玩意兒新鮮,到底管不管用?我就先自個兒跑趟縣里的農資市場,轉悠好幾圈。賣這個的牌子不少,有粉的,有顆粒的,包裝上寫得天花亂墜,啥有益菌、有機質,看得我眼暈。我就挑個本地廠子生產的,想著離得近,可能更對咱河北這邊的水土。特意瞅瞅生產日期,得,還挺新鮮,保質期也長。說明書也大概看看,說是一畝地用多少多少,怎么用。
搗鼓生物肥的過程
第一步:準備工作
拉回家,我沒直接就撒地里。說明書上好像提句,怕太陽曬,我就先把它堆在棚子底下陰涼的地方。正好我家后院攢不少羊糞和爛菜葉子,漚一段時間。我就琢磨著,這生物肥不是說里面有菌嗎?跟這些農家肥摻和摻和,是不是能讓那些菌先“吃飽喝足”再下地干活?我就按著大概的比例,把生物肥和我那些漚好的糞肥摻到一塊兒,稍微拌拌。弄這個的時候,還真得注意,不能讓太陽直曬,感覺挺嬌貴的。
第二步:下地施肥
我是打算種玉米,所以準備把這混合好的肥料當底肥用。翻地的時候,我就把它撒下去。說明書上說要“近根”、“拌勻”,我就盡量撒得均勻點,然后用旋耕機給它翻到土里去,大概也就十幾公分深。聽人說,不能埋太深,太深氧氣不夠,那些菌也活不還得注意,撒完趕緊蓋土,不能讓它在太陽底下暴曬太久,不然那些小東西估計就曬死。
- 時間: 選在播種前幾天,翻地的時候一起弄。
- 方法: 和農家肥稍微混合,均勻撒在地表,然后翻耕入土,深度別太深。
- 用量: 我是大概估摸著來的,比說明書上稍微多一點點,想著頭一次用,給足點料。
后來的觀察和感受
剛開始沒啥感覺:
剛種上那會兒,沒看出來用生物肥的地跟旁邊沒用的有啥特別大的區別。苗出的也差不多,長得速度也那樣。心里還嘀咕,是不是白折騰?
慢慢看出點門道:
等到玉米長到半人高的時候,區別就慢慢出來。用生物肥的那塊地,感覺玉米稈子更粗壯些,葉子顏色也更綠,油亮亮的。扒開根附近的土瞅瞅,感覺土質好像是松快點,不像以前那么硬邦邦的,蚯蚓也好像多些。后期追肥的時候,我還是用點化肥,但感覺比往年用量稍微少點,玉米的長勢也沒落下。
秋收的成果:
到秋收,那塊地的玉米棒子整體感覺更飽滿一些,禿尖的情況少。產量嘛沒精確稱過,但感覺跟純用化肥的地比,差不太多,甚至可能還好點。關鍵是,我覺得這地好像沒以前那么“累”,土質有改善,這才是長遠的好處。
一點總結
我這第一次在河北老家用生物肥料,還算是挺成功的。這玩意兒不是神藥,不是說用下去立馬就有奇效,它更像是個調理身體的補品,慢慢養著地。我覺得要注意幾點:
- 買對東西: 看好日期,選適合咱本地的。
- 用對方法: 別暴曬,最好跟農家肥混著用,做底肥效果可能更埋土別太深,撒完趕緊蓋土。
- 放平心態: 別指望一下子就高產多少,它主要是改善土壤,是個長期活兒。
以后我打算繼續用,看看連著用幾年,能不能把咱這塊地的地力真正提起來。雖然麻煩點,成本也高點,但為這片土地,為種出更好的糧食,我覺得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