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得給地里那幾壟花生上點肥。前兩天聽鄰居劉嬸念叨,說花生、豆子這些東西,最是吃肥,不給足勁兒長不瞅著自家地里那幾片,葉子顏色有點淡,是該下點功夫。
說干就干,去棚里把家伙事兒都搗鼓出來。鐵鍬、化肥袋子,還有那沉甸甸的肥料。我用的這種肥,好像是叫啥碳銨來著,記不太清具體名字,反正勁兒大。不過這玩意兒有個毛病,就是味道沖,而且你要是不趕緊埋土里,它自己就跑,揮發得快得很。撒是肯定不行的,尤其現在地還有點干。
開始犟肥料
到地頭,挽起袖子,開整。這活兒為啥叫“犟”肥料?我估摸著,一是說這肥料勁兒大,勁兒“犟”;二就是說這施肥的過程,也得有點犟脾氣,不能怕累。
具體咋干?
- 挖坑:不能離根太近,也別太遠,就在植株旁邊,用鐵鍬挖個小坑。
- 放肥:抓一把肥料,不多不少,小心翼翼放進坑里。
- 埋土:趕緊把土蓋回去,踩實一點,別讓肥勁兒跑。
就這么一棵一棵,或者順著壟溝一段一段地來。彎著腰,挖、放、埋,再往前挪幾步,重復。太陽曬著,汗珠子往下掉,砸在有點干的土上,立馬就沒影。這活兒真不輕松,一趟下來,腰酸背痛的。但心里踏實,知道這肥算是喂到莊稼嘴里。
老輩人傳下來的法子,說是這樣效果最肥一點不浪費,全讓根吸去。不光花生豆子,種玉米、種白菜蘿卜啥的,都講究這個。雖然累是累點,但看著莊稼后面長得油綠油綠的,那心里頭就舒坦。
今天這“犟肥料樓”算是壘完,希望能有個好收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