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今天來跟大家嘮嘮多肉施肥這個事兒。我琢磨著,剛開始養多肉的朋友,肯定沒少被這個問題困擾。網上說法那叫一個多,看得眼花繚亂,到底聽誰的?別急,我這兒不說那些復雜的理論,就講講我自己是咋一步步摸索過來的,給你們掏點實在的經驗。
想當年我剛跳進多肉這個坑,那會兒也是個愣頭青,啥也不懂。看人家說多肉要施肥才能長得胖乎乎的,我就心動。買!買各種肥料回來試!什么營養液,聽說效果快,滴幾滴;什么有機肥,說是有營養,也搞來摻土里。那時候還真信網上說的,什么發酵淘米水、啤酒水,我都試過,搞得家里一股怪味兒。
結果?別提。營養液控制不好量,好幾次葉子邊緣發黃,明顯是傷著。用點沒完全腐熟的什么肥,好家伙,直接把一棵挺好的苗子給燒根燒死,心疼得我,好幾天緩不過勁兒來。真是交不少“學費”才明白,多肉這東西,它真不是靠猛灌肥長大的。人家本來生活在挺貧瘠的地方,根系也嬌嫩,你給它山珍海味,它反而受不。
折騰好一陣子,我算是看明白。那些速效的、濃度高的肥料,對多肉來說風險太大,尤其新手,掌握不好量就是災難。后來我就學乖,開始琢磨那些穩妥點的法子。
我現在養多肉,肥料這塊兒就變得特別簡單。我主要就用一種東西——緩釋肥。就是那種彩色或者黃色的小顆粒,你們肯定都見過。為啥選它?因為它溫和、持久還省心。
- 我的做法是:
- 主要是在給多肉換盆換土的時候,在新的盆土里摻上那么一小撮緩釋肥顆粒。量一定要控制住,寧少勿多!我一般就按說明書推薦用量的少一半來放,混勻在土里就行。
- 這樣拌進去,它能在土里慢慢地釋放養分,管用好幾個月。平時就不用老想著啥時候該施肥,省事兒。
- 它的肥力釋放得慢,比較溫和,不容易燒根,對多肉來說安全多。
- 如果有些肉肉好久沒換盆,我偶爾也會在盆土表面撒幾粒,注意離根遠一點,澆水的時候就能慢慢滲透下去。
還有一種選擇,就是多肉專用的營養液。這個我也備著,但用得非常少。主要是有些小苗或者狀態不太好的肉肉,想稍微給它補補的時候,會兌水用。關鍵在于一定要稀釋得非常非常淡!比說明書上寫的比例還要淡很多才行。而且必須得是根系已經長好,狀態比較穩定的肉肉才能用,一個月最多一次,多絕對不行。我個人覺得,這個操作起來還是有點麻煩,不如緩釋肥來得簡單直接。
至于那些什么自制的肥料,比如沒發酵好的廚余、雞糞啥的,我是徹底不敢碰。勁兒太大,控制不好就是“毒藥”。還有,剛買回來的多肉,或者剛換完盆的多肉,根系還沒緩過來,千萬別急著施肥,先讓它安安穩穩服盆再說。
繞一大圈,我的經驗就是,多肉施肥,越簡單越好。選對緩釋肥,基本上就解決大部分問題。別老想著給它“進補”,穩扎穩打,土好、光照好、通風再稍微給點緩釋肥,肉肉就能長得挺精神、挺皮實的。這就是我這些年養肉總結出來的一點心得,希望能幫到你們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