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起這個滑石粉當肥料使,還真是我自己瞎琢磨出來的一段經歷。有段時間,家里的幾盆花菜,長得蔫頭耷腦的,土也硬邦邦的,澆水都滲得慢。我這人就愛搗鼓,尋思著咋給它們改善改善伙食和住房條件。
剛好那陣子不知道在哪兒看到個說法,說滑石粉里頭有鎂有硅,對植物還能讓土松快點。我當時就想,滑石粉?那玩意兒不就是娃夏天撲身上的痱子粉主要成分嗎?還有工業上用的,滑溜溜的那種。聽著有點不靠譜,但轉念一想,這玩意兒主要成分是硅酸鎂,聽起來好像是礦物質,植物缺鎂確實不行。就抱著試試看的心態,打算實踐一把。
搞材料和初步嘗試
先是找滑石粉。我沒特意去找什么“農用”級別的,剛好手邊有點工業用的,很細的那種白色粉末。心想,成分應該大差不差,反正量少,先試試。找陽臺上兩盆長勢一般的青菜,還有一盆有點僵苗的月季,決定拿它們當“小白鼠”。
第一次用,我心里也沒譜,不敢下重手。就抓一小把滑石粉,大概也就一湯匙的量,均勻撒在盆土表面。想著直接撒可能不太又找把小鏟子,輕輕地把粉和表層土扒拉幾下,讓它們稍微混合混合。然后就像平時一樣,澆水。水下去的時候,感覺好像是比以前滲得快那么一點點?也可能是心理作用。
觀察記錄
接下來的日子,我就特別留意這幾盆“試驗品”。每天都去看看,摸摸土,觀察葉子顏色。大概過一個多星期:
- 土壤變化:變化不大。土摸起來還是那樣,可能稍微松點兒?但你要說變得非常“疏松透氣”,那是真沒有。可能是我用的量太少,或者需要更長時間?
- 植物反應:那幾棵青菜,還是老樣子,沒看出明顯長快,也沒變得更綠。那盆月季,倒是沒繼續壞下去,但也談不上有什么起色。反正,沒有出現“用神肥,一夜瘋長”的奇跡。
調整和再試
我琢磨著,是不是方法不對?直接撒表面混合效果不于是乎,在給另外幾盆花換盆的時候,我試新方法。在配土的時候,往營養土里摻大概百分之五左右的滑石粉,攪和勻再種。這回摻得更均勻,想著應該能更好地接觸到根系,改善整個盆土環境。
這回摻土里的效果,感覺比上次撒表面的要好一點點。主要是感覺土壤不容易板結,澆水后土面不會硬得像塊磚。至于對植物生長的促進作用,老實說,還是不明顯。可能滑石粉提供的鎂和硅,植物吸收利用比較慢?或者我這幾盆花根本不缺這些元素?
我的結論
經過這幾次折騰,我對滑石粉當肥料這事兒,算是有點自己的體會。要說它有沒有用?可能有點用,但別指望太大效果。
它可能確實能改善一點土壤的物理性質,讓土不容易板結,稍微松快一點。至于提供營養,鎂和硅確實是植物需要的,但滑石粉這東西,感覺肥效挺慢的,而且是不是所有植物都需要額外補這些,也不一定。至少在我這兒,沒觀察到什么立竿見影的促生長效果。
現在我基本上不用滑石粉當肥料。改善土壤,我寧愿多摻點腐熟的有機肥或者粗砂、珍珠巖啥的,效果更直接。補充微量元素,也有專門的肥料。滑石粉這東西,對我來說,實踐下來感覺有點“雞肋”,食之無味,棄之也不可惜。可能是我方法不對,或者用的不是專門的農用品種?反正我自己的實踐記錄就是這樣,分享給大家做個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