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嘮嘮這個肥料的事兒。咱自個兒搗鼓花花草草也有幾年,這肥料咋用,確實是個讓人頭疼的問題,一開始我也瞎整,走不少彎路。今天就把我自個兒摸索的這點兒經(jīng)驗,掏心窩子給大家伙兒說說。
第一步:別急著撒肥,先瞅瞅
剛開始,我一看那花長得蔫唧,葉子有點黃,就覺得是缺肥,趕緊買回來就撒。結(jié)果?有時候不但沒還更糟,燒苗!后來我才明白,施肥前得先看,不能想
- 瞅瞅盆土:是干的還是濕的?要是土都干裂巴,你先澆透水,等個一兩天再說施肥的事兒。要是土一直濕噠噠的,那可能是爛根,施肥等于火上澆油。
- 看看葉子:是整體發(fā)黃,還是葉脈綠葉肉黃?是老葉子黃還是新葉子黃?這都不一樣,缺的東西也可能不一樣。咱不是專家,但多觀察總沒錯,心里能大概有個譜。
- 想想上次啥時候施肥的:別施太勤快,大部分花草,尤其家里的盆栽,用不著天天喂。我以前性子急,總覺得多喂點長得快,結(jié)果把幾棵好好的苗給“撐”死。
第二步:選啥肥?咋選?
市面上那肥料五花八門的,顆粒的、液體的、粉末的,還有啥緩釋肥、控釋肥、有機肥……看得人眼花繚亂。我一開始也是瞎買,后來慢慢琢磨出點門道。
- 新手先搞點“傻瓜肥”:就是那種氮磷鉀比較均衡的復(fù)合肥,或者直接買對應(yīng)花草的專用肥。雖然不一定最優(yōu),但起碼不容易出大錯。
- 看說明書,但別全信:說明書上一般會寫咋用、用多少。這很重要,特別是濃度!但我發(fā)現(xiàn),有時候按說明書的量,對我家那幾盆來說還是有點“猛”。我的經(jīng)驗是,頭幾次用,在說明書建議的基礎(chǔ)上再減點量,試試看,后面再慢慢調(diào)整。
- 不同時期用不同肥(進(jìn)階玩法):后來養(yǎng)得多,就琢磨著,長葉子的時候,是不是氮肥多點開花結(jié)果的時候,是不是磷鉀肥跟上?我就買點那種小包裝的磷酸二氫鉀啥的,開花前噴噴葉子或者澆澆根,感覺有點用。但這個得慢慢來,別急。
- 有機肥是個好東西:像啥發(fā)酵好的羊糞、雞糞,或者自己漚的淘米水、果皮水(一定要徹底發(fā)酵不然燒根還賊臭!),這些肥效慢,但能改良土,不容易燒苗。我一般是換盆的時候,在盆底摻一些,或者在土面上撒薄薄一層。
第三步:動手!咋撒?咋澆?
選好肥,就該動手。這也有講究。
- 顆粒肥:我一般是沿著花盆邊兒,扒拉開一點土,把肥撒進(jìn)去,再蓋上土。千萬別直接堆在根旁邊!撒完之后,最好澆一次透水,讓肥料慢慢溶解下去。用量?我都是用手捏一小撮,或者用瓶蓋量,比如一個啤酒瓶蓋那么多,看花盆大小和植株大小來定,寧少勿多,少可以補,多就麻煩。
- 液體肥:這個方便,按說明書比例兌水稀釋。我一般會比說明書兌得更稀一點,特別是第一次用的時候。然后就像平時澆水一樣,均勻澆在盆土里就行。注意別濺到葉子上,特別是大中午頭,容易燒葉子。
- 啥時候施?一般是植物的生長期,春秋兩季是黃金期。夏天太熱、冬天太冷,很多植物生長慢甚至休眠,這時候施肥它也吸收不,還容易出問題。下雨天或者剛澆完水,土還濕著的時候,也別急著施肥。
第四步:施完肥多觀察
施完肥不是就完事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