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又到給地里上肥的時候。每年這會兒都得琢磨這事兒,今年這肥料價錢,心里有點打鼓。
干啥都喜歡自己琢磨琢磨,買肥料也不例外。不是說信不過別人,主要是想搞明白這錢花得值不值,特別是算到每公斤頭上,心里才有底。
跑市場看行情
前幾天,我就專門跑趟咱們這兒的農資市場。好家伙,那肥料牌子、種類,看得我眼花繚亂。什么氮磷鉀復合肥,硫酸鉀型的,高塔的,水溶的,聽著都挺高級。
問幾家店,價格也都不太一樣。有老板說,現在主流的復合肥,像那種氮磷鉀含量三個15的,一噸差不多要三千塊上下,好點的硫酸鉀復合肥能到三千五六。聽著這價格,我就開始心算。
- 一噸是1000公斤。
- 三千塊一噸,那就是每公斤3塊。
- 三千六一噸,那就是每公斤3塊6。
這還是一噸的價格,咱自己家種地,哪用得那么多。都是買袋裝的。
算袋裝的細賬
袋裝的學問就更多。市面上常見的有40公斤一袋的,也有50公斤一袋的。
我看到有家店賣一種常見的復合肥,標價是130塊一袋。
我問老板:“這袋多重?”
老板說:“標準的,40公斤。”
我心里立馬就算:130 除以 40,等于多少?掏出手機摁計算器,得,每公斤3塊2毛5。
又看到旁邊一種,看著包裝好點,說是啥啥牌子的,賣180塊一袋。
我再問:“這個?多重?”
老板:“這個是50公斤裝的。”
我再算:180 除以 50,等于每公斤3塊6。
這么一算,是不是就清楚多?光看每袋的價格,130的比180的便宜不少,但算到每公斤頭上,差得沒那么多。還得看里面氮磷鉀含量,不能光看價格。
買肥不能只圖便宜
市場上也確實有便宜的,有那種一百塊錢出頭甚至不到一百塊一袋的(40公斤裝)。算下來每公斤才兩塊多。可這種我一般不太敢買。
為老話說一分錢一分貨。之前聽老技術員說過,有些小廠子生產的肥料,含量可能不足,標簽上寫著三個15,實際可能每個含量都差一點。每個含量差一點,一噸下來就差不少錢,反映到每袋上,價格自然就低。用這種肥,看著是省錢,但效果不莊稼長不起來,那才是真吃虧。
我買肥料,一般還是選熟牌子,或者至少是看起來正規、老板能講清楚來源的。價格可能稍微貴點,但心里踏實。
最終的選擇
轉一圈,心里大概有譜。結合自己地里去年的情況和今年打算種的東西,還是選一款中等價位的硫酸鉀復合肥,含量足一些,牌子也還行。算下來每公斤大概是3塊5左右。雖然比去年好像貴一兩毛錢,但也沒辦法,農資這東西,價格跟著大市場走。
拉回家幾袋肥,心里想著,這每公斤三塊多的東西撒下去,可得指望它們給力點,讓咱秋天有個好收成!種地這活兒,從買種子、買肥料開始,每一步都得算計著來,不容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