玩饑荒這游戲,一開始真沒太注意這植物施肥的事兒。就覺得地墾,種子撒,等著收就行唄?結果,種下去那點東西,長得蔫唧的,要么就干脆枯,特別是那些漿果叢,一開始好好的,摘幾次就黃,心里那個急。
后來才慢慢搞明白,這玩意兒得喂!不給吃的(肥料),它就跟你鬧脾氣。最省事的法子就是去找牛哥(皮弗婁牛)。
跟著屁股后面撿
,那就是它們的便便,還真管用!撿回來,對著發黃的草、漿果叢,右鍵點一下,或者拖上去,誒,顏色就變綠,看著就舒服多。
光靠撿也不是個事兒
牛哥有時候離家遠,或者壓根就沒牛哥咋辦?后來發現,爛掉的食物,就是那個“腐爛物”,也能湊合用。雖然效果好像沒牛哥的那個但至少是個來源,平時打怪掉的怪物肉啥的,放久就變爛,正好廢物利用。
再后來日子稍微好過點,就琢磨著得整個“堆肥桶”。這玩意兒得自己做,砍幾塊木板,弄點草,再加點腐爛物。做好放家里,把平時不要的爛食物、草根啥的往里扔,攢滿等一段時間,就能掏出正經的肥料,比直接用腐爛物好使。這算是解決肥料來源的大問題,不用老跑老遠去找牛。
但這事兒沒完沒
關鍵是,這肥料不是一次性的。不管是農場里的作物,還是移植過來的漿果叢、草叢,你都得時不時去看看,缺就得補。有時候忙著去探圖或者打怪,回來一看,好家伙,辛辛苦苦弄的一片農田或者漿果地,黃一大半,那種感覺,真是……挺挫敗的。
記得有一次,秋天快結束,我那幾叢救命的漿果,就因為忘施肥,全給枯。冬天食物本來就緊張,那次真是差點沒把我餓死。從那以后,我就長記性,包里常備點肥料,沒事就去自己的小菜園、小草地轉悠一圈,看看哪個“臉色”不趕緊給補上。后來還學聰明點,在農田和漿果叢附近就建堆肥桶,隨用隨取,方便多。
玩饑荒,種地這事兒看著簡單,里面的門道也不少。這肥料問題,真是不能小看,不然就得餓肚子。這就是我實踐下來的一點經驗,確實挺折騰人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