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跟大家伙兒嘮嘮我搗鼓的這“黑膘馬肥料”,這名字聽著就帶勁兒,是我自己琢磨出來的土方子,別嫌棄哈,效果是真的不錯。
說起來,這事兒還得從我那幾塊地開始說。去年收成不地里的莊稼蔫唧的,一看就是缺營養。尋思著得施點肥,可市面上那些化肥,價格貴不說,用多還板結土壤。我就琢磨著,能不能自己弄點有機肥,既省錢又環保。
第一步,收集材料。這可是個體力活兒。我把家里漚熟的雞糞、豬糞,還有附近的秸稈、雜草,一股腦兒全堆到一起。可別小看這些東西,它們可是好肥料的底子。我還特意去村頭的小樹林里刨些腐葉土,這玩意兒透氣性能改善土壤結構。
第二步,混合發酵。把這些收集來的材料,按照一定的比例混合均勻。比例嘛我是憑感覺來的,大概就是雞糞、豬糞占一半,秸稈、雜草、腐葉土占一半。然后,往里面加點水,保持濕度。這濕度很重要,太干發酵不起來,太濕容易爛。
第三步,翻堆。這發酵的過程,可不是一勞永逸的。得經常翻堆,讓里面的空氣流通,溫度均勻。我大概每隔三五天就翻一次,每次都累得腰酸背痛。不過為我的莊稼,值!
- 第四步,加料。在發酵的過程中,我還往里面加點尿素。
- 這尿素可是個好東西,能提供氮元素,促進莊稼生長。
- 量不能太多,否則會燒苗。
- 我大概加總重量的百分之一左右。
第五步,觀察。發酵的時間,大概需要一個月左右。這段時間,得經常觀察堆肥的情況。看看有沒有發霉、變黑、或者散發難聞的氣味。如果出現這些情況,就說明發酵有問題,得及時處理。
第六步,使用。等堆肥徹底發酵好之后,就可以用。我把這些“黑膘馬肥料”撒到地里,然后翻耕一下,讓肥料和土壤充分混合。這效果,真不是蓋的!地里的莊稼長得那叫一個旺盛,綠油油的,看著就喜人。
今年,我打算繼續用這“黑膘馬肥料”。希望能有個好收成!也希望我的這個土方子,能幫到其他種地的朋友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