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起我那個螃蟹塘,去年開春的時候,看著水清湯寡水的,沒啥生氣,就琢磨著得給它弄點“料”下去,不然小螃蟹下去沒東西吃,長不起來。以前聽老一輩說,弄點發酵的雞糞豬糞啥的挺天然,勁兒也足。
準備搞點肥
一開始是真想搞點農家肥的,覺得那個實在。專門跑去附近養殖場問問,人家是有,但是得自己拉,自己堆著發酵。我一想,好家伙,那得多大功夫,還得找地方堆,弄不好那味兒能熏死人,還得算好時間發酵透,不然直接下去燒苗,麻煩事兒不少。后來琢磨著,現在不都講究方便嘛市面上也有專門給魚塘蟹塘用的成品肥。
去農資店逛逛,嚯,種類還真不少。有那種說什么“生物”的,里面加菌,聽著挺高級,說什么能凈水還能肥水。還有那種叫啥“多效”啥先鋒的,說是營養全,氨基酸微量元素啥都有,小分子好吸收,天冷也能用。看著介紹都挺價格嘛也還行,比自己折騰農家肥省事多。
我選啥? 有點懶,也怕掌握不好量。就先買幾包那種復合型的生物肥試試水,想著里面有菌應該對水不容易壞水。老板也說這個用的人多,比較穩妥。
動手下肥
選個晴天,風不大,就開始動手。也沒啥特別的技術,就是按照說明書上的大概用量,結合我那塘的大小,估摸著來的。我那塘大概幾畝水面,先少用點試試。
具體咋弄?我先把肥料用桶裝著,加點塘里的水,給它攪和攪和,讓它溶解得差不多。然后就劃著小船出去。
- 先在塘邊淺水的地方撒一些。
- 然后劃到塘中間,慢慢地往四周均勻潑灑。
- 盡量撒勻乎點,別一大坨堆一塊兒。
那天天氣還行,不算太熱,干這活兒也還湊合,就是劃船撒東西有點費腰。來來回回搞大半天,才算弄完。
后續觀察
撒完肥之后幾天,我就天天去塘邊轉悠,盯著水看。你還別說,真有變化。
大概過三四天,水色明顯變,不是那種清澈見底,有點渾,帶點那種淡淡的黃綠色,或者叫茶褐色?反正就是感覺水“活”起來,看著就有營養的樣子。湊近聞聞,也沒啥腥臭味,這點挺
又過幾天,水面上能看到一些小小的浮游生物,雖然不多,但確實是有。這就是想要的效果,這些小東西多,螃蟹苗下去就有吃的。
也不能光看著高興,還得注意觀察。就怕肥下猛,水色變得太濃,或者變成那種嚇人的黑綠色,那就麻煩,容易缺氧死螃蟹。所以那段時間,我基本上一天看兩次水色,心里才有底。
一點想法
這回用成品肥感覺還行,省事,效果也看得見。比起自己折騰農家肥,確實方便太多。不過用量這塊兒,我覺得還是得慢慢摸索,寧可少點,分幾次下,也別一次搞太多,畢竟每個塘底子不一樣,天氣也不一樣。
后面看情況,要是水色淡,可能還得補點肥。反正養螃蟹這事兒,就是得勤快點,多觀察,不能偷懶。水養好,螃蟹才能長得好嘛這螃蟹塘肥料的事兒,算是開個頭,后面還得繼續實踐琢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