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白菜是我市秋冬蔬菜生產的主要品種,但隨著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在5-6月對大白菜的需求量逐年增加,栽培面積也隨之擴大。為了探索春大白菜的豐產栽培技術,2005―2008年我站在順州鄉陽保徐家村進行了豐產栽培試驗,試驗面積48畝,取得了畝產2200公斤,經濟效益2200元,現將主要技術措施介紹如下:
1、選擇好適宜的品種 春大白菜應選擇冬性較強、包心早、結球高、耐熱、抗病的品種。如晉菜3號,小雜56等。
2、適時早播 根據本地的氣候,植播宜在春分至清明前播種,5月底至6月中旬采收。過早易發生先期抽苔,過遲由于5月后,氣溫高,雨水多,病蟲多,不利于生長,而且價格不如早播高。
3、選地、作畦、施足底肥 因為春季氣溫低雨水多,應選擇排水量好,地下水位低的田塊,采用高畦窄廂,地膜覆蓋栽培,蓋地膜前應澆足底水,生長盡量少澆水。這樣就可利于提高土壤溫度,獲得早熟豐產。由于春大白菜生育期較短,基肥應以速效性肥料為主,以滿足當季作物的吸收利用。一般每畝用腐熟的有機肥2000kg,復合肥40―50kg,油枯50―60kg。
4、合理密植,加強肥水管理 由于春大白菜生育期短,密度可比正季稍大,一般每畝為3500株左右。出苗后,2―3片真葉時間苗、5―6片真葉時定苗。在開盤期、蓮座期重施追肥,以利于植株迅速生長,一般每畝每次用10公斤尿素,加入腐熟人糞尿混合施用。
5、病蟲防治 早春氣溫較低、病蟲較輕,苗期限主要防治黃跳甲、小地老虎等,后期天氣較暖后,主要防治菜青蟲、小菜蛾、蚜蟲、霜霉病、軟腐病、黑斑病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