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跟大家嘮嘮我搗鼓有機肥料的事兒!說起來,這事兒還得從我那塊小菜地開始。
起初,我就是隨便種種,啥也不懂,化肥伺候著。菜是長得快,但總覺得少點小時候的味道。后來聽村里的老農說,還是得用有機肥,種出來的菜才香,而且對土地也
得,說干就干!
第一步:找原料。
- 雞糞:這玩意兒肥力足,得找靠譜的養雞場拉點兒。
- 秸稈:收割后剩下的,跟鄰居要點,粉碎。
- 廚余垃圾:果皮、菜葉啥的,瀝干水。
- 園土:菜地里的土,也摻點進去。
第二步:堆肥。
找個背陰通風的地方,開始堆。一層秸稈,一層雞糞,再來點廚余垃圾和園土。記住,每層都要稍微灑點水,保持濕潤,但別積水!
第三步:翻堆。
這步很關鍵!堆肥過程中會升溫,要是不翻堆,容易燒壞。我一般隔個三五天就翻一次,把底下的翻上來,上面的翻下去,讓它均勻發酵。這個過程有點臭,做好心理準備!
第四步:腐熟。
大概一個月左右,堆肥的溫度會慢慢降下來,顏色也變深,聞起來沒那么臭,這就差不多腐熟。可以用手抓一把看看,如果感覺比較松散,沒有明顯的未分解物,就說明可以用。
第五步:施肥。
種菜前,把腐熟好的有機肥撒到地里,然后深翻,讓肥料和土壤充分混合。記住,用量別太大,寧少勿多!像我那小菜地,一畝地估計也就用個三五方自制農家肥。
實踐體會:
剛開始用有機肥的時候,菜長得確實比化肥慢,但慢慢地,土壤變得越來越松軟,菜也越來越有味道。而且用有機肥之后,蟲害也少很多,估計是土壤健康,菜也更抗病。
現在我種的菜,自己吃不完,還能送給親戚朋友,大家都說好吃!
一些小建議:
- 雞糞一定要充分腐熟,不然容易燒苗。
- 堆肥過程中要注意濕度,太干發酵慢,太濕容易爛。
- 翻堆的時候戴個口罩,不然味道受不。
- 有機肥的肥效比較慢,要耐心等待。
自己做有機肥雖然有點麻煩,但種出來的菜好吃,而且對環境也我覺得挺值的!大家也試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