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跟大家嘮嘮我漚肥的事兒,水果皮做肥料,聽著就健康環保!
說起來,我這漚肥的念頭,還是從去年開始的。那時候迷上陽臺種菜,可買來的肥料總覺得不放心,心里膈應。正好家里每天都產生不少水果皮,扔怪可惜的,就尋思著能不能變廢為寶。
第一步:收集果皮
這第一步嘛就是攢!每天吃完水果,香蕉皮、蘋果核、橘子皮啥的,都留著。一開始就隨便找個塑料袋裝,結果沒幾天就臭,那味兒,別提多上頭!后來學聰明,換成帶蓋子的塑料桶,稍微好點,但還是得盡快處理。
第二步:切碎
光攢著不行,得給它們“動個手術”。我把攢下來的果皮拿出來,用菜刀咔咔咔剁碎。別嫌麻煩,切得越碎,發酵得越快。一開始我懶,隨便切兩下就完事兒,結果漚出來的肥,那叫一個慢!后來學乖,盡量切小塊,費點勁,但效果真不一樣。
第三步:準備“輔料”
- 淘米水:這可是個好東西,里面有淀粉,能提供養分。每次淘米的水我都留著,不用白不用。
- 紅糖:加點紅糖,能加速發酵。這玩意兒我也不多放,就隨便撒一點。
第四步:混合裝桶
找個大點的塑料桶,我用的是以前裝食用油的空桶,洗干凈就行。先把切碎的果皮倒進去,再倒入淘米水,比例大概是果皮:淘米水=3:10的樣子。然后撒點紅糖,攪拌均勻。記住,別裝太滿,留點空間,不然發酵的時候容易“炸”!
第五步:密封發酵
把桶蓋蓋緊,一定要密封然后放在陰涼通風的地方,讓它慢慢發酵。這期間,最重要的一件事就是——放氣!前幾天,每天都要打開蓋子放放氣,不然桶里的氣壓太高,容易爆炸。我第一次做的時候就沒注意,結果“砰”的一聲,差點沒把我嚇死,整個陽臺都是酸臭味!
第六步:耐心等待
發酵是個漫長的過程,短則一兩個月,長則三四個月。期間要時不時地觀察一下,如果發現有白色霉菌,那是正常的,不用擔心。等到桶里的東西變成黑褐色,聞起來也沒那么臭,就說明發酵得差不多。
第七步:使用
漚好的肥,不能直接用,得稀釋一下。我一般是兌水稀釋10-20倍,然后澆在菜地里。效果那是杠杠的,菜長得綠油油的,特別喜人!
用果皮做肥料,雖然有點麻煩,但好處也多。一是環保,變廢為寶嘛二是放心,自己做的肥,用起來安心;三是省錢,不用花錢買肥料。反正我是打算一直做下去,以后我的陽臺菜園,就靠這些果皮肥!
踩過的坑:
- 沒切碎:導致發酵速度慢,效果不
- 沒放氣:導致桶爆炸,臭氣熏天。
- 沒稀釋:直接使用,燒壞菜苗。
大家要是也想試試,可以參考我的做法,避開我踩過的坑,相信你們也能做出好肥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