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跟大家嘮嘮嗑,說說我最近在田里瞎琢磨的“天施肥料”那點事兒。
說起來,咱也是個半吊子農民,平時沒事兒就喜歡在自家那幾畝地上折騰。以前施肥就是瞎搞,聽人說啥肥好就用結果是產量沒上去,錢倒是花不少。后來我琢磨著,這施肥也得講究個科學,得“看天吃飯”才行,就有這“天施肥料”的想法。
啥叫“天施肥料”?
簡單說,就是根據天氣情況來決定啥時候施肥,施啥肥,施多少肥。這可不是拍腦袋決定的,得結合實際情況,一步一個腳印來。
我一開始是這么干的:
- 第一步,看天。每天早上起來第一件事兒就是看天氣預報,關注未來一周的天氣情況。主要看溫度、降雨量、光照強度這些。
- 第二步,看地。跑到田里,抓一把土,看看濕度怎么樣,干不干,有沒有板結。再看看莊稼長勢,葉子顏色對不對,有沒有病蟲害。
- 第三步,選肥。根據天氣和地里的情況,選擇合適的肥料。比如,要是最近要下雨,那就得選那種不容易流失的肥料,或者干脆等雨停再施。要是地里缺鉀肥,那就得多施點鉀肥。
- 第四步,施肥。這施肥的量也得控制別一次性施太多,不然莊稼吸收不,浪費不說,還容易燒苗。我就試過幾次,心疼莊稼,猛施一把,結果葉子都蔫,心疼死我!
舉個例子:
前幾天,天氣預報說要連著下幾天雨。我趕緊跑到田里看看,發現土壤濕度還行,但是玉米苗有點發黃,估計是缺氮肥。我就趕緊買點緩釋氮肥,在下雨前施下去。這種緩釋肥不容易被雨水沖走,能慢慢釋放養分,給玉米苗補充營養。
實踐下來,還真有點效果:
玉米苗的葉子顏色明顯變綠,而且長勢也比以前快不少。雖然說產量還沒到收獲的時候,但是看著這長勢,心里就踏實多。
這“天施肥料”也不是啥靈丹妙藥,也得不斷摸索,不斷改進。我現在還在學習階段,以后有啥新的心得,再跟大家分享。
這施肥,不能瞎來,得動腦子,得結合實際情況。咱農民也要跟上時代,學習科學種田,才能讓土地更肥沃,莊稼更豐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