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我區連降中到大雨,局部暴雨,致使部分棉田漬水。當前,棉花即將進入開花結鈴期,由于漬水促使棉花根系衰老,將影響正常的開花結鈴,造成棉花產量和品質降低。因此,應采取以下管理措施,保證棉花豐產。
1、及時排水。利用一切辦法,盡快排除棉田漬水,保證棉田散墑、通氣,盡最大可能爭取根系恢復正常生長,促進開花結鈴。
2、追肥促長。在能下地以后,農戶應根據棉花長勢、底肥施用量、地力等情況及時追肥,一般每畝可追尿素7.5-10公斤加氯化鉀5公斤或棉花專用肥(氮、鉀總含量大于40%的追肥型復合肥)15公斤。8月10日前進行第二次追肥,每畝追尿素5公斤。
3、破膜。在條件允許的情況下,將地膜破壞,即從中間劃開地膜,盡量將其撤除,以加速散墑,避免雨后高溫加速棉花爛根。
4、合理整枝化控。及時使用縮節安,控制棉花徒長,防止在高溫、高濕條件下,棉花因田間郁閉造成生理性落花落鈴,每隔10天左右一次,至8月10日,可用3-4次。第一次用量為1.5克/畝,以后每次增加0.5-1克。一般確保單株留果枝12-15個,7月20日左右打頂,可根據植株長勢,到7月25日結束。打群尖應在8月10日前結束,并酌情去贅芽。
5、適時防治病蟲害。每隔10天左右打藥一次,防治棉鈴蟲及棉盲蝽、蚜蟲,一般使用的農藥為:馬拉硫磷、高效氯氰菊酯、阿維啶蟲、BT乳劑等,為了提高防治效果,提倡以上藥劑交替使用或兩種藥劑混用,防治時要以棉尖和果枝尖為重點,從外圍向中心噴,噴藥時間應在上午9點以前、下午5點以后,有條件的地區采取統防統治。
6、根外追肥,防早衰。進入8月中旬以后,棉花根系吸肥能力已逐漸衰落,可通過葉面追施肥料,可補充棉鈴發育所需養分,是增加鈴重,提高產量和品質的有效措施,運用得當,可增產7% 左右。具體掌握:畝用尿素500g,磷酸二氫鉀200g,兌水25kg,葉面均勻噴霧。同時,混合多菌靈等殺菌劑,防止爛鈴和鈴病。每隔7天噴一次,連噴2-3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