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空氣濕度:
空氣濕度來自土壤水分的蒸發和葡萄的蒸騰。棚室密封性好,加之生產中為了保溫,通風量很小,水蒸氣在棚室內積累,濕度較大。棚室內相對濕度的變化與天氣狀況、通風和灌水有關。白天晴天,隨溫度的升高,相對濕度下降,一般在50%~70%,陰天可達70%~80%。夜間隨著溫度的降低,相對濕度增高,可達90%。白天濕度變化比較劇烈,夜間變化比較平穩。棚室內灌水以后,濕度增大,放風以后,濕度下降。
(二)土壤濕度:
土壤水分來自人工灌溉,土壤濕度取決于灌水量、灌水次數及葡萄植株本身的蒸騰量。土壤蒸發和作物蒸騰的水分一部分隨空氣流動而散失,一部分在薄膜表面凝結,凝結的水滴順薄膜表面流向溫室前沿或大棚兩邊,造成中部干燥,棚室跨度越大,干燥區也越大。
(三)濕度的調節:
設施內如土壤水分過多,空氣濕度過大,會導致葡萄枝葉徒長,影響開花坐果和漿果成熟,并易引起病害發生。如土壤過干,濕度過低,也會影響葡萄的正常生長發育。因此,必須根據葡萄不同生長發育階段對土壤水分和空氣濕度的要求而加以調節。濕度偏低時,可采用灌溉、地面噴水等措施增加濕度。濕度過高時利用晴天加大通風量,減少室內的水蒸發量。另外也可以采用地膜覆蓋,減少水分蒸發;控制灌水,減少土壤蒸發和作物蒸騰;使薄膜凝結的水滴流向室外等,均可減少棚室內的濕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