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蘋果芋施肥小記
剛弄回來那盆蘋果芋的時候,長得還行,但總覺得葉子不夠精神,顏色也不算特別鮮亮。養一段時間,看著它不怎么長個兒,我就琢磨著是不是得給它加點“營養餐”。
一開始瞎鼓搗
起初嘛家里有啥就用我就找點那種普通的觀葉植物營養液,想著都是綠葉子,應該差不多。按照說明書上寫的,兌點水,小心翼翼地澆到土里。隔大概十天半個月,又澆一次。
效果嘛好像有一點點,葉子是稍微綠那么一丟丟,但感覺還是沒達到我想要的那種油綠精神的狀態。而且新葉子長得還是慢吞吞的。
后來換種方法
我就覺得,可能這種通用肥不太對它的“胃口”。后來聽鄰居老大哥說,他養花喜歡用點漚熟的淘米水或者豆餅水啥的,說是“土方法”但管用。我想著蘋果芋這玩意兒,名字里帶個“芋”,應該也喜歡土里土氣的肥。
于是我就開始折騰:
- 弄個大塑料瓶,把喝剩的豆漿(沒加糖的)、淘米水攢起來,蓋子沒擰緊,放陽臺角落讓它自己發酵。那味道,確實有點上頭,得離遠點。
- 大概漚個把月,感覺差不多。用的時候,我可不敢直接澆,那得燒死。我都是舀上面比較清亮的部分,兌上好多好多的水,兌得幾乎聞不到啥味兒,顏色也變得很淡很淡。
- 然后就用這稀得不能再稀的肥水,代替清水澆花,大概半個月到二十天左右澆一次。不敢太勤快,怕肥大燒根。
觀察效果和調整
這么搞一段時間,效果還真挺明顯!
是葉子,明顯感覺綠得更深、更有光澤,新長出來的葉片也更大更圓,上面的花紋也清晰不少。整個植株看著就壯實多,不像以前那樣有點蔫蔫的。
夏天溫度高的時候,它長得快,我就稍微增加點頻率,大概十天半個月給一次稀肥水。天冷,它長得慢,我就拉長時間,一個月甚至更久才給一次,有時候干脆就不給,就澆清水。
偶爾也加點“小灶”
有時候看葉子邊緣有點發黃或者卷曲,我琢磨著是不是缺點啥別的。我就試過用非常非常稀的磷酸二氫鉀溶液(就是那種催花催果的,但用量特別特別小),用噴壺噴噴葉面,注意是偶爾,不敢經常用。感覺對葉片硬挺有點幫助。
總結下來
現在我的蘋果芋長得挺綠油油的,很有生機。我的經驗就是,這玩意兒好像確實更喜歡那種溫和點的、自己漚的有機肥水,但是一定要充分腐熟,而且要兌得非常非常稀。勤快點觀察它的狀態,根據葉子顏色、生長速度來調整施肥的頻率和濃度,別猛地給大肥,細水長流比較穩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