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今天跟大家嘮嘮我最近在陽臺搞的“宇宙星肥料”實驗,別覺得名字唬人,就是我自己瞎琢磨的土法子,但效果嘛還真有點意思。
事情是這樣的,我不是喜歡在陽臺上種種花花草草嘛但是老覺得買的肥料不給力,花總是蔫不拉幾的。每次施肥都搞得陽臺一股子味兒,熏得我頭疼。我就尋思著,能不能自己搞點環保又有效的肥料?
說干就干!我先是上網查各種資料,什么廚余堆肥、蚯蚓糞、骨粉……看得我眼花繚亂。后來我決定結合自己手頭的資源,搞個“混合宇宙星肥料”。
我把平時吃的果皮、菜葉、咖啡渣都收集起來,瀝干水分,切碎。這些都是好東西,富含氮磷鉀各種元素。記住一定要瀝干水分,不然容易發臭!
然后,我又翻出之前吃烤魚剩下的魚骨頭,用高壓鍋壓爛,再搗成粉末。這可是磷肥的寶貝來源,能促進花卉開花結果。
我把家里之前裝修剩下的石膏粉也找出來,少量混入。石膏粉能改良土壤結構,讓土壤更疏松透氣。
我從樓下公園撿一些落葉,曬干后也切碎。落葉能增加土壤的有機質,提供微生物的食物。
把這些東西都準備好后,我就開始混合。比例嘛我完全是憑感覺,大概是廚余:魚骨粉:石膏粉:落葉 = 5:2:1:2。把它們混合均勻,裝進一個大塑料桶里。
接下來就是發酵。我往桶里加點水,讓混合物保持濕潤,但不能太濕,不然會變成“泔水桶”。然后,我就把桶放在陽臺角落里,蓋上蓋子,讓它慢慢發酵。記住一定要蓋蓋子,不然會招蒼蠅!
剛開始那幾天,桶里確實有點味道,但我還能忍受。我每天都去翻動一下,讓它通風透氣。大概過兩個星期,味道就慢慢變淡,混合物也開始變得黑乎乎的,有點像泥土的感覺。
這個時候,我的“宇宙星肥料”就基本完成!
使用方法也很簡單,我會在花盆周圍挖個小坑,把肥料埋進去,然后再蓋上土。用量嘛也是憑感覺,大概是每次一小把。
用這個自制肥料之后,我發現花確實長得更好。葉子更綠,花也開得更鮮艷。而且陽臺上也沒有難聞的味道。
我這只是個人的土法子,不一定適合所有植物。大家可以根據自己家里的情況,靈活調整配方和用量。最重要的是,要多觀察植物的生長情況,及時調整施肥策略。
這回自制“宇宙星肥料”的實踐還是挺成功的。既環保又省錢,還能讓我的花花草草長得更何樂而不為?
-
經驗
-
廚余一定要瀝干水分,防止發臭。
-
發酵過程中要通風透氣,防止產生有害氣體。
-
用量要適量,不要一次施太多,以免燒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