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今天就來嘮嘮肥料這點事兒。剛開始擺弄花花草草那會兒,對這玩意兒真是一頭霧水。去花市買花,老板總會順嘴提一句:“回去記得上點肥!” 上啥肥?咋上?心里直打鼓。
我也沒多想,就覺得土里有營養就行唄。后來發現,有些花長著長著葉子就發黃,有些,光長葉子不開花,急死個人。那時候才意識到,這肥料估計是門學問。
摸索著認識肥料種類
后來慢慢琢磨,也看別人咋弄,才知道肥料大概分那么幾種。有那種直接買的化肥,就是無機肥。袋子上寫著氮磷鉀啥的,看著挺專業。
- 氮肥:聽人說這玩意兒主要是管長葉子的。像尿素、碳酸氫銨啥的,名字記不住,就知道用之后,觀葉的植物,比如綠蘿、吊蘭啥的,葉子會長得賊綠、賊快。我試過,確實管用,但不敢多放,怕燒苗。
- 磷肥:說是管開花結果的。像什么過磷酸鈣,還有人說骨粉也算。家里種點番茄、月季啥的,開花前用點,感覺花苞是多些,果子也結得好點。
- 鉀肥:這個聽著是讓植物桿子硬朗,不容易生病倒伏。草木灰好像就算,還有硫酸鉀啥的。淘米水據說也有點用,反正我淘米水是沒少澆。
還有一種叫復合肥,就是氮磷鉀都摻和在一起的,省事兒。買一袋,各種植物都能撒點,尤其是不想費腦子的時候,挺方便。
除這些化肥,還有一種叫有機肥。這個我倒是接觸得早些,像是我爹以前漚的豆餅肥、雞糞肥。那味道,嘖嘖,一言難盡。但是,用這種肥感覺土質會變松松軟軟的。現在市面上也有處理好的有機肥賣,沒那么大味兒,用著放心點。
快慢結合,看情況用
后來又知道,肥料還有速效和緩效的區別。
速效肥,顧名思義,就是效果來得快。比如買的那些液態肥,或者粉末狀要兌水的,澆下去沒幾天就能看到植物有變化。適合啥時候用?我感覺就是植物看著狀態不蔫唧的,急救一下挺
緩釋肥,就是那種小顆粒,撒在土表面或者拌在土里,慢慢釋放養分。這個我喜歡,省事兒!尤其是我這種記性不太老是忘記追肥的人。換盆的時候在土里摻一些,或者每年開春撒一次,能管好幾個月。雖然見效慢,但勝在持久穩定,也不容易燒根。
我的實踐經驗
現在我自己搗鼓這些花草,肥料這塊算是有點心得。我的原則就是:
第一,底肥要足。換盆或者剛種下去的時候,我喜歡在土里拌點緩釋肥或者腐熟好的有機肥。這樣打好基礎,后面就不用老操心。
第二,追肥要看時機。植物生長期,特別是春天,或者開花前,我會用點速效肥,兌水稀一點,薄肥勤施??慈~子顏色淡,可能缺氮;看開花少,可能要補點磷鉀肥。不能瞎用,得觀察。
第三,寧少勿多。這是血淚教訓!剛開始不懂,總怕肥不夠,結果好幾次把花給“燒”死。葉子發黃、卷曲,根都黑。所以現在我用肥特別小心,寧可少給點,多觀察幾次,也別一次給多。
第四,有機無機結合用。我感覺光用化肥,土容易板結。光用有機肥,有時候見效慢,或者某些元素不夠。所以我現在是兩種結合著用,感覺效果還不錯。
這肥料就是個輔助,關鍵還是得把植物的根養水澆對,光照給夠。肥料用對是錦上添花,用錯可就麻煩。慢慢摸索,找到適合自己家植物的施肥方法,這過程也挺有意思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