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起給稻子施肥這事兒,每年都得干,熟門熟路,但也總有些不一樣的地方。
準備下地前的琢磨
今年這天氣,不算太穩定,雨水一陣一陣的。瞅著天晴點,就趕緊琢磨著得給稻子加點“口糧”。家里還剩下點去年的底肥,不多,肯定不夠追肥用。就想著去鎮上的農資店跑一趟。
到店里,嚯,肥料種類還是那些,復合肥、尿素啥的,專給水稻用的也有好幾種。價格嘛感覺是年年漲,跟老板聊幾句,他說今年原料也貴。瞅著包裝袋上的說明,氮磷鉀含量啥的,咱農民也看不太懂那些專業道道,主要還是認熟牌子,或者聽老板推薦哪個用著還行。
心里盤算著,這地里莊稼長起來不容易,肥錢是省不的。還是選平時用慣的那種水稻復合肥,價格中不溜的,扛兩袋。這幾十斤一袋的東西,以前年輕時候輕松,現在扛起來還真得掂量掂量。
下地干活,實打實的操作
回家吃午飯,稍微歇會兒,就帶著家伙什下地。除肥料,還得帶上撒肥的桶,或者就直接用手,看個人習慣。
到田邊,先把肥料袋子劃開個口。我習慣是倒一部分到撒肥桶里,這樣方便控制量。要是直接抱著袋子撒,容易手一抖撒多或者撒少。
這撒肥,是個經驗活,更是個體力活。你得在田埂上來回走,一邊走一邊均勻地把肥料甩出去。得保證覆蓋到每一片水田,特別是角落的地方。胳膊得不停地甩,腰也得跟著使勁。
- 關鍵是要勻:撒得太密,容易燒苗,那塊兒的稻子就黃蔫;撒得太稀,那塊兒的稻子就長得慢,癟癟的,沒精神。
- 看風向:要是有風,還得注意點方向,別都吹到一邊去。
- 看苗情:哪塊地看著苗弱點,就稍微多照顧一點點。
就這么來來回回地走,一袋肥撒下去,也是一身汗??粗柿下恋剿?,被泥土吸收,心里就覺得踏實。這就像是給孩子喂飯,看著它吃飽,才有力氣長個兒。
撒完肥,站在田埂上直直腰,看看這一片綠油油的稻田,雖然累,但心里頭是舒坦的。接下來就看老天爺給不給面子,風調雨順,再加上咱們這點辛苦,希望能有個好收成。這就是咱農民實實在在的盼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