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聊聊種大蔥施肥這點事兒。這玩意兒,說難不難,說簡單也不簡單,反正我是琢磨好一陣子。
剛開始種那會兒,也沒啥經驗,就想著地里有啥肥就用啥唄。隨便撒點不知道放多久的復合肥,有時候漚點爛菜葉子也往里摻和。結果?那蔥長得,要么蔫唧,要么就是葉子看著行,底下蔥白短得可憐,還細。炒菜都不夠塞牙縫的,別提多鬧心。
后來我就不信這個邪,非得把這蔥給種明白。那段時間正好在家時間多,天天就蹲在地頭看,跟鄰居老張頭他們聊天,聽他們吹牛,有時候也能聽到點有用的。
我的摸索過程
我發現,光使勁不行,得用對勁兒。大蔥這東西,它喜歡“油水”大的肥料,尤其是那種農家肥。
實踐第一步:底肥要下足
移栽蔥苗之前,我先挖溝。這溝不能太淺,得深一點。然后在溝底,我鋪上一層東西,這可是關鍵。我試過好幾種,覺得還是充分腐熟好的雞糞效果最記住,一定要是腐熟好的,新鮮的玩意兒勁兒太大,容易燒根,那就白忙活。鋪上薄薄一層,然后蓋上一層薄土,再放蔥苗。這樣能保證它后期有勁兒往上長。
實踐第二步:追肥得跟上
等蔥苗緩過來,開始嗖嗖長,就得追肥。這個階段,氮肥不能猛給,不然葉子瘋長,蔥白反而軟趴趴的。我主要用啥?
- 豆餅水: 把豆餅泡水里,漚熟,那玩意兒肥力足,還溫和。隔個十天半個月,兌上水,順著蔥根澆下去。別澆到蔥心里面去哈。
- 草木灰: 這可是個好東西,老祖宗傳下來的。它含鉀多,能讓蔥白長得結實、瓷實。我一般是在培土之前,在蔥根周圍撒上一圈。注意是培土前撒,然后把土一培,肥料就蓋住,慢慢吸收。
有時候,要是覺得長勢還不夠猛,特別是后期想讓蔥白再粗壯點,我會搞點那個叫磷酸二氫鉀的玩意兒,兌水,噴噴葉子,或者跟著澆水一起用一點點。這東西不能用多,一點點就行,主要是補充磷鉀,讓它下盤更穩,蔥白更壯。
結果怎么樣?
這么折騰下來,效果是真不賴。后來種出來的大蔥,那蔥白,一根根又長又粗,還特別瓷實,口感也味道沖。不像以前那樣,看著挺高,底下沒啥東西。每次拔蔥的時候,心里都美滋滋的。
說起來,為啥我對這大蔥這么上心?主要是前幾年,有段時間身體不太在家歇著,也沒啥事干。就想著自己種點菜,吃著放心,對身體也結果一種就上癮,尤其是這大蔥,看著它一天天長高、變粗,心里頭那股踏實勁兒,比啥都強。所以就一門心思琢磨怎么把它種
種大蔥要想長得底肥用雞糞打底,生長期追肥用豆餅水,培土前撒點草木灰。這些都是我自己試出來,覺得挺靠譜的土辦法。現在市面上也有很多那種配好的沖施肥、水溶肥,我也試過,效果也不錯,就是得花錢買。看個人情況,反正我覺得自己弄這些農家肥,用著心里踏實,效果也實實在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