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大蔥黑斑病。在陰濕地區易發病,初在葉上生淡褐色橢圓形、紡綞形病斑,與健部分界明顯,后期病斑略凹陷,呈暗紫色,有同心輪紋、上生煤煙狀的粉沫,被害部軟化易折。防治該病害可用75%百菌清可濕性粉劑600倍液,或50%撲海因可濕性粉劑1500倍液,或70%乙磷錳鋅可濕性粉劑500倍液,隔10天噴一次,連噴2-3次。
二、大蔥紫斑病。在高溫潮濕條件下發病普遍,病斑多在葉上發生,紡錘形,稍凹陷,有同心輪紋,呈紫色并覆有霉狀物。染病處變軟易折,重者葉子枯死。防治該病害,可用40%多菌靈膠懸劑400倍液,或50%代森銨600倍液。一般7-8天噴灑1次,連噴2-3次。
三、大蔥銹病。逢陰霧天氣易發病。病斑多在蔥葉上,為橢圓形或紡錘形,橙黃色,稍隆起,后期破裂,散出黃褐色粉未(病原孢子),借風雨傳播,導致再感染,防治該病害,可用20%粉銹寧2000倍液,或敵銹鈉300偌液噴灑。一般5-7天噴灑1次,連噴2-3次。但一定要在發病初期開始噴藥,否則效果很差。
四、大蔥霜霉病。在陰涼潮濕的條件下易大發生、葉上生橢圓形或紡錘形稍大的黃白色病斑,以后生白色霉,有時在葉的尖端和中部生菱形病斑,中央灰白色,上有淡褐色霉層,葉尖一般干枯變黃。防治該病害、可用瑞毒霉可濕性粉劑1500倍液。一般6-7天噴灑1次,連噴2-3次即可控制病害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