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圓蔥病害及防治方法
1.黃矮病
圓蔥育苗期、植株生長期均可發生。植株感病后,葉扭曲,葉面凹凸不平,有黃綠色斑駁或黃色長條斑,嚴重時葉叢極度彎曲,全株矮化、萎縮。
防治方法:發病初期噴施20%病毒A可濕性粉劑500倍液或1.5%植病靈乳劑1000倍液,公頃噴液量450kg,每隔7―10d噴一次,共噴2次。
2.霜霉病
主要為害葉片,葉片有淡黃色病斑,濕度大時表面產生白色霜,嚴重時植株病葉呈倒“V”字形,植株發黃或枯死。低溫多雨、排水不良、過度密植發病較重。
防治方法:發病初期噴施75%百菌清可濕性粉劑600倍液或64%殺毒礬可濕性粉劑500倍液,公頃噴液量450kg,每隔7―10d噴一次,共噴2次。
3.紫斑病
主要為害葉片,初為水漬狀白色小點,后變淡褐色圓形或紡錘形凹陷斑,繼續擴大呈褐色或暗紫色,有黃色暈圈,病部有同心輪紋狀的霉狀物。發病最適溫度24℃―27℃,連陰雨天、溫暖高濕、缺肥發病嚴重。
防治方法:發病初期噴施75%百菌清可濕性粉劑600倍液或64%殺毒礬可濕性粉劑500倍液,公頃噴液量450kg,每隔7―10d噴一次,共噴3次。
4.軟腐病
圓蔥鱗莖膨大期、貯藏期易發生軟腐病。其明顯癥狀是鱗莖頸部呈水浸狀凹陷,進而鱗莖內部腐爛,有惡臭味。植株生長不良,收獲時遇雨易發病。
防治方法:發病初期噴施77%可殺得微粒可濕性粉劑500倍液或新植霉素4000―5000倍液或農用鏈霉素4000倍液或DT殺菌劑500倍液,公頃噴液量50kg,每隔7―10d噴一次,共噴2次。
5.灰霉病
發病時,葉鞘和鱗莖頸部產生淡褐色病斑,內部腐爛,潮濕時長灰色霉層。長期陰雨易發病。
防治方法:發病初期噴施75%百菌清可濕性粉劑600倍液或50%甲基托布津可濕性粉劑500倍液或50%速克靈可濕性粉劑1000―1500倍液,公頃噴液量450kg,每隔7―10d噴一次,共噴2―3次。
由于圓蔥葉片光滑,施藥時為增加黏著力,每30kg藥液中可加入60g合成洗衣粉。
二、圓蔥蟲害及防治方法
1.地蛆
地蛆成蟲為蔥蠅。幼蟲蛀入鱗莖,引起腐爛,葉片枯黃、萎蔫,造成缺苗斷條。
防治方法:在成蟲排卵后、幼蟲孵化時進行防治,效果好。可噴施50%辛硫磷乳油600倍液或2.5%溴氰菊酯乳油1500―2000倍液或90%敵百蟲1000倍液或40%樂果乳油1000倍液,公頃噴液量450kg。
2.薊馬
主要為害葉片,能傳播病毒病。薊馬喜溫暖、干旱環境,因此干旱年份發生較重,一般多雨季節及澆水勤的地塊發生較輕,暴雨后蟲口密度大大降低。
防治方法:薊馬初發生時,可噴施50%辛硫磷或50%敵敵畏或40%樂果乳油1000倍液,公頃噴液量450kg。
3.潛葉蠅
主要為害葉片,在葉內潛食葉肉,葉片上形成迂回曲折的蛇形潛道,葉片表皮灰白色。嚴重時,一株葉片上有10多條幼蟲為害,使葉片枯萎,影響光合作用,造成減產。防治方法同地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