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洲肥料原料那點事兒
說起非洲的肥料原料,我這幾年也算是跑不少地方,踩不少坑,今天就跟大家伙兒嘮嘮嗑,說說我的一些經歷和看法。
我琢磨著全球化肥這塊兒肯定有搞頭,就盯上非洲。心想那邊農業應該挺依賴進口肥料,而且原料肯定便宜。然后就一頭扎進去。
摸底:從南非開始
先去的南非,那邊工業基礎好一點,想著能當個跳板。去之后發現,南非自己倒不是特別缺肥料,但是它那個地理位置往贊比亞、津巴布韋、納米比亞這些地方轉口貿易挺方便的。我就想,這不就是個集散地嘛
- 摸清市場:一開始兩眼一抹黑,就到處跑,見人就聊。跟當地的農資經銷商,農場主,還有一些搞進出口貿易的都混個臉熟。慢慢的就摸清楚,他們那邊主要需求啥肥料,什么價位,從哪兒進貨。
- 找資源:南非本地有一些磷礦和鉀礦,但是品位不高,開采成本也高。所以大部分還是得從外面進口,像俄羅斯、中國這些地方。
進坑:俄羅斯的油氣和化肥
后來想著俄羅斯那邊油氣資源豐富,化肥產業也應該不錯。就跑去俄羅斯考察。那邊的化肥確實便宜,但是問題也來。
- 運輸是個大問題:從俄羅斯運到非洲,路途遙遠,運費貴的要死。而且港口那邊效率也慢,經常堵船。
- 質量不穩定:有時候拿到貨,質量參差不齊。跟廠家溝通,他們也是各種理由,扯皮。
- 政策風險:國際形勢變幻莫測,說不定哪天政策一變,生意就沒法做。
轉機:生物炭的意外發現
有一次跟一個南非的大學教授聊天,他說現在他們那邊也在研究用生物炭代替一部分化肥。我當時就覺得這玩意兒靠譜,環保,而且原料也好找,非洲到處都是秸稈,木屑啥的。
- 考察生物炭:我就開始研究生物炭,發現這玩意兒確實有不少好處。能改良土壤,保水保肥,還能減少環境污染。
- 找合作:我就開始在非洲找一些有農業廢棄物資源的合作社,跟他們合作生產生物炭。
- 推廣:然后我就把這些生物炭推薦給當地的農場主,效果還真不錯。
未來的路
現在我主要就是做生物炭這塊兒,雖然利潤沒有化肥那么高,但是穩定,而且可持續。我覺得非洲農業的未來,肯定是要走綠色環保的路子,生物炭這種東西,肯定有搞頭?;蔬@塊兒也不能放棄,畢竟需求量還是很大。以后可以考慮跟國內的一些廠家合作,把國內的優質化肥引入非洲,再把非洲的生物炭賣到國內,搞個互通有無。
在非洲搞肥料這行,水很深,坑也很多。但是只要你肯下功夫,肯動腦筋,還是能找到機會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