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嘞,今天跟大家嘮嘮我最近在田里瞎折騰的“弗朗菌肥料”的事兒。這玩意兒,說白就是自己瞎琢磨的,也不知道有沒有啥用,純粹是記錄一下,給大伙兒圖一樂。
事情是這么開始的,我老覺得現在這化肥用多,地都板結,尋思著能不能搞點啥“綠色”點的東西。正好前陣子在網上看到有人說啥“微生物菌肥”,說是能改良土壤,我就動心。
第一步,找菌! 我可不是啥專家,去哪兒找菌?后來一琢磨,干脆就從地里找!我專門跑到村頭那塊沒人打理的荒地,挖些土回來,想著那地方野草長得旺,說不定菌也多。
第二步,培養! 這可是個技術活,我啥都不懂,就照著網上說的,用淘米水、紅糖啥的,配個“營養液”,把挖回來的土放進去,擱在角落里發酵。那味兒,別提多上頭,我媳婦差點把我轟出去。
第三步,擴繁! 等發酵得差不多,我就想著得把菌的數量搞上去。又弄些米糠、麩皮啥的,跟發酵好的“菌液”混在一起,堆在院子里,每天翻一翻,澆點水,保持濕度。這堆東西,簡直就是我家的“重點保護對象”,比伺候我兒子還上心。
第四步,施肥! 折騰這么久,總得試試效果?我就選自家地里的一小塊,把這“弗朗菌肥料”埋進去。具體用多少?我也不知道,就是憑感覺,覺得差不多就行。反正網上說一畝地用個20-40公斤,我這小塊地,就隨意撒點。
第五步,觀察! 接下來的日子,我天天跑到地里看。看看苗長得怎么樣,土有沒有變化。剛開始啥也沒看出來,心里有點涼。但過段時間,好像那塊地里的苗,確實比其他地方的壯實一點,顏色也綠一些。也不知道是不是心理作用。
第六步, 這回“弗朗菌肥料”的嘗試,到底有沒有用,我也不敢肯定。但我覺得,至少沒啥壞處。而且自己動手折騰,也挺有意思的。下次,我準備再改進一下,比如加點啥骨粉、豆粕啥的,讓“肥料”更營養。說不定,真能搞出點啥名堂來!
- 對,網上說菌肥要選含菌量高的,我這自己做的,也不知道含菌量是多少,反正就是瞎貓碰死耗子,碰運氣唄。
- 還有,菌肥好像在用過化肥的地里效果更因為有微生物啥的。我家地里一直用化肥,正好符合條件。
提醒大家一句:
我這純粹是個人瞎折騰,沒有任何科學依據,大家別當真!要是真想用菌肥,還是買正規廠家的靠譜。別像我這樣,瞎折騰半天,搞不好還幫倒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