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今天就跟大家嘮嘮我搗鼓那套生物有機肥料生產設備的經歷。這事兒,說起來也挺折騰人的,但搞成回頭看看,還真挺有意思。
一切的開始:為啥要搞這個?
就是家里那點地,種幾年感覺土越來越沒勁兒,板結得厲害。加上養殖場那邊,雞糞牛糞啥的堆成山,味道大不說,處理起來也麻煩。我就琢磨著,這農家肥是好東西,但直接用勁兒太大,燒苗,而且沒發酵好里面還有蟲卵病菌。后來聽人說現在流行搞“生物有機肥”,能把這些廢料變成寶,還能改良土壤,一聽,欸,這路子好像行得通。
心里有譜,就開始到處打聽。上網查,問農技站的朋友,發現這玩意兒還真不是簡單堆肥那么簡單,得需要專門的設備來處理,才能做得又快又質量也穩定。
找設備:眼花繚亂的選擇
下一步就是找設備。嚯,這一看不要緊,網上一搜,各種廠家,河南的、山東的,看得我眼都花。什么“XX機械”、“XX環?!薄ⅰ癤X生物科技”,廣告打得一個比一個響。都說自己專業,設備生產線全。
我當時主要考慮幾個事兒:
- 規模:咱也不是搞大廠,就是自己用,頂多附近勻一點。所以那些動輒幾十上百萬的大型生產線,直接pass。得找個適合咱這種小規模、或者說起步階段的。
- 功能:需要哪些設備?我看來看去,覺得最核心的幾個步驟不能少。得有個粉碎的家伙,把那些大塊的糞便、秸稈啥的弄碎。然后得有個攪拌混合的,把主料輔料,還有最重要的那個菌劑給拌勻。關鍵是發酵,得有設備或者方法讓它好好發酵升溫,殺滅有害菌。要是想賣相好點,方便運輸和施用,可能還得整個造粒的機器。
- 靠譜程度:這機器買回來不能是擺設,得真能用,還得耐用??床簧購S家的介紹,有的說自己技術多牛,有的強調自己廠子多大。我這人比較實在,不太信那些虛頭巴腦的,就想找個口碑好點,最好能看看實際用戶反饋的。
那段時間真是沒少費功夫,電話打不少,資料看一堆。感覺就像大海撈針,每個都說自己價格也差不少。有些小廠子價格便宜,但看著就不太放心;大廠子是規整,但一套下來價格也確實“規整”。
下手與實踐:摸著石頭過河
我還是選一家看起來比較實在的,規模中等,聊幾次感覺技術人員還挺懂行,不是光會吹牛的銷售。沒上全套生產線,就先搞幾個關鍵設備:一個槽式翻拋機,用來發酵翻堆,這個我覺得是核心;一個半濕物料粉碎機,處理發酵后的料;再加一個臥式混合攪拌機。造粒那步,我尋思著先緩緩,等前面都順再說,不行就先用粉狀的。
設備拉回來,安裝調試又是一通忙活。廠家派人來指導,但很多細節還得自己摸索。比如:
- 原料配比:雞糞、牛糞、秸稈粉、菌劑,到底多少比例合適?試好幾次,才找到一個比較理想的配方。
- 水分控制:發酵的時候水分太高太低都不行,得控制在百分之五十到六十左右,全憑經驗拿捏。
- 發酵時間:翻拋頻率、溫度變化,這些都得盯著。一開始掌握不要么發酵不徹底,要么溫度過高把有益菌燒死。
真的是一點點試出來的。頭幾批出來的肥,效果也就一般般。但看著那些原本臭烘烘的廢料,經過這么一折騰,變成顏色黝黑、沒啥臭味、松散的有機肥,心里那股勁兒就又上來。
搞到一點心得
現在這套設備用也有一段時間,總算是運轉順暢。自己家地里用,效果確實不錯,土松快多,莊稼長得也精神。附近有幾家也從我這兒拉去用,反映都挺雖然還沒加造粒機,但粉狀肥用著也還行。
回頭看,搞這套生物有機肥料生產設備,真是從一頭霧水開始,到請教、考察、選擇、碰壁、再摸索,一步步走過來的。這過程不輕松,但確實學到不少東西,也實實在在地解決問題。如果你也想搞這個,我的建議就是,別光聽廣告吹,多看看實際案例,根據自己的實際需求和預算來,從小規模開始慢慢摸索,這玩意兒,實踐出真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