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啥要搗鼓這玩意兒?
主要是年紀上來,這腰是一天不如一天。家里那幾分菜地,還有院子里那幾棵果樹,每年春秋兩季都得上點肥。以前,年輕力壯不覺得,現在是真不行,蹲下去埋肥,再站起來,那滋味,又酸又累。有時候手一抖,肥料撒得到處都是,浪費不說,撒到葉子上還容易燒苗。直接埋根邊上,又怕太近燒根,遠又怕吸收不真是個頭疼事兒。
動手做起來
我就琢磨著,得搞個省力的法子。那天收拾雜物間,看到墻角立著一截裝修剩下的PVC水管,大概有個手指頭那么粗細,長度也還行。我腦子一轉,這玩意兒不是正好能用上?
說干就干。我找把小鋼鋸,把這管子截大概一人來高,這樣站著操作就方便多,不用彎腰。光有管子還不行,得有個口子方便倒肥料。我又翻出來一個喝完的大飲料瓶,把瓶底剪掉,留下上面帶瓶口那部分,像個漏斗。試試,瓶口那頭稍微有點大,塞不進PVC管。沒事,咱有辦法!用打火機稍微燎一下PVC管口,讓它變軟一點點,趕緊把塑料瓶口給懟進去,等涼固定住,還挺結實。為保險起見,我又找圈防水膠帶,在接口那纏幾圈,保準結實得很。
這還不算完,光禿禿的管子插土里費勁。我又找來銼刀,把管子另一頭,就是插土里的那頭,給它打磨一下,弄出個斜口,稍微帶點尖兒,這樣往土里插的時候就能省不少力氣,跟個探針似的。
用起來咋樣?
第二天給月季埋肥,我就拿出我的“新發明”。還真別說,效果是真不錯!
我先是走到月季旁邊,離根遠一點的地方,大概二三十公分。以前得用小鏟子挖個坑,現在省事,直接把這管子尖頭那端對準地面,稍微用點力氣往下一插!一下就插進去十幾公分深。
然后把管子扶穩,抓一把配好的肥料,從上面那個“漏斗口”倒進去。肥料就順著管子,“哧溜”一下,全跑到土里那個尖頭附近,正好在根系能吸收到的范圍。把管子小心地一提溜出來,旁邊扒拉點土把小洞口一蓋,完事兒!
整個過程,我基本就沒怎么彎腰,站著就把活兒干完。而且肥料一點沒浪費,全都精準地送到需要的地方。比以前用手埋、用鏟子挖,那可真是方便太多,效率也高不少。這不起眼的破管子加個塑料瓶,現在成我伺候花草離不開的“神器”,哈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