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起這肥料抽樣瓶,真是實踐出真知。一開始我也就是瞎對付,后來發現不行,這學問不大,但挺關鍵。
為啥要專門搞個抽樣瓶?
起初,我就是自己弄點農家肥,漚熟想看看效果,也想知道里面大概是個啥情況,氮磷鉀含量多少心里好有個數。最開始圖省事,就隨便找幾個喝完的礦泉水瓶子,想著洗干凈不就行?結果發現真不行。
- 瓶子太軟: 那種瓶子一捏就變形,有時候蓋子擰不緊,容易漏氣或者灑出來。
- 可能串味兒: 塑料味兒有時候重,總擔心會不會影響肥料樣本,測出來不準。
- 口太小: 有時候肥料是半固態或者粘稠的,那小瓶口裝起來費老大勁,弄得到處都是。
折騰幾次,覺得這不行,樣品要是搞不后面送去檢測也是白搭功夫。所以下決心,得找專門的瓶子來干這活兒。
找瓶子的過程
我就開始琢磨上哪兒弄這玩意兒。跑幾個農資店,人家賣大包裝肥料的多,這種小采樣瓶還真不常見。后來還是上網方便,一搜,嚯,種類還真不少。
有那種透明的,叫啥聚酯瓶,看著挺硬朗;也有白色的,據說是聚乙烯的,好像也挺耐用;還有的號稱什么“高阻隔”,聽著挺高級,估計是怕肥料里的成分揮發或者跟空氣反應。大小也有各種規格,從幾十毫升到幾百毫升的都有。
看來看去,我就琢磨我自己的需求:
- 得結實: 不能軟塌塌的,拿在手里得有質感,蓋子要密封擰緊不能漏。
- 口徑適中: 不能太小,方便我裝樣,尤其是裝那些有點濕、有點黏的肥料。
- 大小合適: 我送檢一次也用不太多,弄個一二百毫升的就差不多,太大占地方也沒必要。
- 材質得靠譜: 別有異味,別跟肥料發生啥反應,不然影響結果。
挑一種看著比較厚實、白色、一百多毫升容量、螺旋蓋帶墊片的瓶子。感覺這種應該能滿足我的基本要求。
實際操作采樣
瓶子到手后,就開始正式采樣。這采樣也不是隨便挖一勺就行的。
第一步:準備工作。先把瓶子都拿出來,檢查一遍有沒有破損,蓋子能不能擰緊。然后在瓶身上貼上標簽紙,提前寫好編號、采樣地點(比如是哪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