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跟大家嘮嘮我的“大地親肥料”實踐記錄,這可不是啥高大上的科研項目,就是我這土老帽自己琢磨出來的土法子,給自家菜地添點料,讓菜長得更帶勁兒!
事情是這么開始的,去年種的菜,收成不太化肥用多,感覺土都板結,心里那個不得勁兒。尋思著得找點天然的肥料,改良改良這土壤。
第一個念頭就是漚肥!小時候在農村,家家戶戶都漚肥,那味道,現在想想都上頭。不過為菜,忍!
- 收集材料:我把家里吃剩的菜葉子、果皮、還有淘米水,全都收集起來。對,還有雞糞!這個可是好東西,氮磷鉀啥都有,就是味道…你們懂的。
- 準備容器:找個大塑料桶,底部鉆幾個孔,透氣。
- 分層堆放:先鋪一層土,再鋪一層菜葉子,然后是雞糞,再來點果皮,淘米水澆透。就這樣一層一層地堆,蓋上蓋子。
- 定期翻動:每隔幾天,我就用鏟子翻動一下,讓它充分發酵。
漚肥這玩意兒,最麻煩的就是時間長,得好幾個月。而且那個味道…我每天都要捏著鼻子去翻動,隔壁鄰居都開始抱怨。為吃上放心菜,我也是拼!
除漚肥,我還嘗試另一種方法,就是種綠肥。
- 選擇綠肥作物:我選的是紫云英,這玩意兒好種,長得快,還能固氮。
- 播種:秋天的時候,把紫云英的種子撒到地里,澆透水。
- 管理:平時稍微澆點水,基本上不用管,它自己就能長得很
- 翻壓:等到紫云英長到一定高度,就把它翻到地里,當肥料。
種綠肥的好處是省事兒,不用像漚肥那樣每天伺候著。而且綠肥還能改善土壤結構,讓土變得松軟透氣。不過缺點是見效慢,得等它慢慢分解。
實踐效果
今年春天,我把漚好的肥和翻壓的綠肥都用到菜地里。效果真不錯!菜長得綠油油的,而且個頭也比去年大。吃起來,味道也更好,有小時候那種菜的味道。
這“大地親肥料”也不是萬能的。它最大的缺點就是肥效慢,不如化肥見效快。而且漚肥的味道確實是個問題。不過為健康,為環保,我覺得這些都是值得的。
以后,我還會繼續堅持用這種土法子,讓我的菜地更健康,讓我的家人吃得更放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