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跟大家嘮嘮我最近搞的“青色肥料”,這名字是我自己起的,聽著挺唬人,就是漚肥,但這回有點不一樣,搞出來顏色是青的,效果嘛杠杠的!
事情是這樣的,前段時間不是收一茬蔬菜嘛地里空,尋思著得給地里補補營養(yǎng)。去農(nóng)資店看看,化肥是真貴,而且總覺得那玩意兒傷地,想來想去,還是自己漚肥靠譜。
說干就干,就是收集材料。我把家里菜葉子、爛水果皮、雜草啥的都堆到一塊兒,又去村里找點稻草,還有一些雞糞,這玩意兒肥力足。對,還特別找點豆渣,這可是好東西,氮含量高。
接下來就是漚肥的過程。我先在地上挖個坑,鋪上一層稻草,然后把收集來的材料一層一層地堆上去,每堆一層就灑點水,保持濕潤。雞糞的味道是真沖,熏得我直想跑。
堆到差不多一人高的時候,我就用塑料布把坑蓋起來,四周用土壓實,防止味道散發(fā)出來,也防止雨水進去。這期間得注意翻堆,大概每隔一個星期就翻一次,讓里面的材料充分腐熟。翻堆的時候味道更大,我都是捏著鼻子干的。
大概過兩個月左右,我打開塑料布看看,驚喜地發(fā)現(xiàn),里面的材料已經(jīng)變成黑乎乎、濕漉漉的,而且顏色有點發(fā)青,這就是我說的“青色肥料”!聞起來也沒有之前那么臭,帶點泥土的腥味。
漚好的肥可以直接用,我把它撒到地里,然后翻耕一遍,讓肥料和土壤充分混合。等過幾天就可以種新的蔬菜。這回我打算種點小白菜和菠菜,看看“青色肥料”的效果咋樣。
總結(jié)一下這回漚肥的經(jīng)驗:
- 材料要多樣化,這樣漚出來的肥營養(yǎng)才全面。
- 要保持濕潤,但也不能太濕,不然容易爛掉。
- 翻堆很重要,可以促進腐熟。
- 漚肥的時間要足夠長,不然肥效不
這回的“青色肥料”實踐就分享到這里,等蔬菜長出來再跟大家匯報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