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起這鞭炮當(dāng)肥料的事兒,還真是我自個兒瞎琢磨并且試過的。每年過完年,家門口那一地紅色的鞭炮碎屑,掃起來挺費勁的,扔掉又覺得怪可惜的,紅彤彤的,看著也“喜慶”。
我就尋思,老話不是說草木灰是好東西,能當(dāng)鉀肥用嘛這鞭炮燒完不也是灰燼和紙片嗎?那紙片爛在地里,不也能增加點有機物,讓土松快點?抱著這個想法,我就琢磨著試試看。
有一年開春,正好院子里有塊小空地,準(zhǔn)備種點蔥蒜什么的。我就把過年攢下來的那些鞭炮碎屑,主要是炸開花的那些紅紙片,還有一些黑色的灰末,收集起來。當(dāng)時心里也犯嘀咕,畢竟聽人說過鞭炮里有硫磺啥的,怕對土不燒苗。
我沒敢直接全撒地里。我是這么干的:
- 先把地翻一遍,弄松快。
- 然后把那些鞭炮碎屑均勻地撒在表面薄薄一層。
- 再用耙子摟一遍,讓那些碎屑跟表層的土稍微混合一下,不是深埋,就混個半身不遂那樣。
- 想著這樣,雨水一澆,或者我澆水的時候,那些所謂的“養(yǎng)分”能慢慢滲下去,而且量也不會太大,應(yīng)該不至于出大問題。
弄完之后,我就按照正常的步驟,在那塊地上撒點蔥籽。旁邊還有一塊地,是完全沒摻和鞭炮屑的,就用普通的園土種的,也撒蔥籽,想著做個對比。
后續(xù)觀察記錄
剛開始幾天,看不出啥區(qū)別。等蔥籽發(fā)芽,長出細(xì)苗來的時候,問題就慢慢顯現(xiàn)。
摻鞭炮屑的那塊地,蔥苗明顯長得不如另一塊地的旺。 怎么說,就是苗顯得有點瘦弱,葉子顏色有點偏黃,沒那么綠油油的。而且出苗率好像也低點,有些地方稀稀拉拉的。
反觀旁邊那塊沒用鞭炮屑的地,蔥苗長得就比較整齊,也壯實一些,葉子顏色是正常的翠綠色。
我當(dāng)時還特意扒開土看看,感覺摻鞭炮屑的土,好像有點板結(jié)? 不知道是不是那些紙片或者化學(xué)殘留物的影響,透氣性似乎變差點。澆水的時候,水往下滲得好像也慢一些。
最終結(jié)果與反思
收成的時候,結(jié)果就更明顯。用鞭炮“肥料”的那塊地,蔥長得確實不行,又細(xì)又小,跟營養(yǎng)不良似的。而正常種的那塊地,蔥長得就好多。
從我自個兒這回實踐來看,這鞭炮碎屑當(dāng)肥料,效果可以說是相當(dāng)不理想,甚至有點幫倒忙。 估計是鞭炮燃燒后剩下的那些化學(xué)物質(zhì),比如殘留的硫化物、金屬鹽什么的,對植物生長不僅沒好處,反而有害。那些紅紙片看著能增加有機質(zhì),但可能分解過程中也會釋放出不好的東西,或者改變土壤的酸堿度啥的。
從那以后,我再也沒動過這個念頭。每年過完年的鞭炮碎屑,老老實實掃干凈,當(dāng)垃圾處理掉。實踐出真知嘛這回算是交點“學(xué)費”,知道這玩意兒真不能隨便往地里摻和。想給地加肥,還是老老實實用正經(jīng)的農(nóng)家肥或者買的肥料靠譜。瞎折騰有時候真不如不折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