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跟大家聊聊我最近一直在折騰的“科創專供肥料”,這名字聽著挺唬人,就是我自己瞎琢磨的一些東西。
事情是這樣的,年初的時候,我尋思著家里那幾塊菜地,老是產量上不去,化肥用多還板結,尋思著得換個路子。正好那段時間看不少關于新型肥料的科普文章,什么水溶肥、有機肥、微生物肥,看得我眼花繚亂,心想,要不自己也試試?
說干就干!我先從最簡單的入手,搞點雞糞、豆粕、秸稈啥的,堆在一起漚肥。這漚肥的過程真是酸爽,味道那叫一個“上頭”! 為加速發酵,我還特意在網上買點em菌,想著能快點見到效果。
- 漚肥第一步:找個大缸,把雞糞、豆粕、秸稈一層一層地鋪
- 漚肥第二步:灑水,保持濕度,太干發酵不太濕容易爛。
- 漚肥第三步:撒em菌,這玩意兒據說能加速分解,讓肥效更
- 漚肥第四步:蓋上蓋子,密封!然后就是漫長的等待…
等一個多月,終于有點眉目,臭味淡不少,顏色也變深。我趕緊挖出來一點,兌水稀釋后澆到菜地里。你猜怎么著?效果還真不錯!菜葉子綠油油的,長勢喜人。雖然跟宣傳里的“產量翻倍”差遠,但至少比之前用化肥強多。
有第一次的成功,我就開始琢磨更高級的玩法。我又盯上水溶肥。 這玩意兒用起來方便,直接兌水澆就行,而且吸收快,見效快。我在網上找一些配方,自己嘗試著調配。什么硝酸鉀、磷酸二氫鉀、硫酸鎂,各種化學試劑買一大堆,感覺自己像個化學家。
調配水溶肥的過程也是一波三折。剛開始的時候,比例沒掌握不是沉淀,就是燒苗。后來慢慢摸索,才找到合適的配比。我還特意買ph試紙,測酸堿度,力求做到精準。
經過幾個月的折騰,我現在已經能自己配制幾種不同配方的“科創專供肥料”。一種是氮肥為主的,用來促進葉菜生長;一種是磷鉀肥為主的,用來促進果實膨大;還有一種是微生物肥,用來改良土壤。雖然效果還不夠穩定,但至少比市面上賣的那些“概念肥”靠譜多。
這回自己動手制作肥料,讓我體會到“自己動手,豐衣足食”的樂趣。雖然過程很辛苦,也走不少彎路,但最終能看到菜地里綠油油的蔬菜,心里還是很有成就感的。而且自己做的肥料,安全放心,吃起來也更健康。
我的“科創專供肥料”還遠不夠完善,以后還要繼續學習,不斷改進。希望我的這回嘗試,能給大家帶來一些啟發,一起為綠色農業貢獻一份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