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起肥料這事兒,可真是實踐出真知。剛開始那會兒,我也是兩眼一抹黑,不知道啥牌子村里小賣部有啥就買或者聽鄰居隨便推薦兩句。
我的摸索過程
最早那幾年,地里的收成也就那樣,不好不壞。后來琢磨著,是不是肥料沒跟上?就開始留心。記得頭一次正兒八經去農資店選,老板給推薦個當時廣告打得挺響的牌子,好像是史丹利,說是大品牌,勁兒足。我就買幾袋回來試試。
用之后,感覺是比之前隨便買的強點兒,那年玉米棒子確實看著飽滿些。但這玩意兒,你得持續觀察不是?
第二年,我又尋思著換換試試。不是說不能在一棵樹上吊死嘛剛好看到鄰居老張家地里那麥子綠油油的,長得特別壯實。我就跑去問他用的老張嘿嘿一笑,說是用的洋豐的,用好幾年,感覺挺穩當。
那我也試試洋豐。又去買幾袋。感覺效果也還行,跟史丹利比,好像差別不是特別明顯?也可能是我這地力本身的問題,或者那年雨水
就這么著,一年換一種或者兩種搭配著用,慢慢就摸索開。后來幾年,又陸續試過一些其他的牌子。比如那個云天化,聽說是大廠,國企背景?感覺質量應該有保障,也用過,效果中規中矩,挺穩定的。
還有金正大,那廣告也是鋪天蓋地。咱也跟風用過,感覺勁兒是挺猛,但得用對時候,用對,那效果是真不賴。還有像中化的,感覺也是老牌子,用著放心。
- 有時候圖方便,也買過本地一些牌子,像什么魯西,芭田,也都試過。
- 還有印象比較深的是甕福,聽技術員說過,磷肥比較有優勢?具體我也搞不太懂,反正用過他們家的復合肥,感覺還行。
- 嘉施利這個牌子,好像是后來慢慢多起來的,也買過一兩次,用在果樹上,感覺還湊合。
我的選擇
搞這么多年,你要問我哪個牌子絕對最我還真說不上來。這玩意兒太看地、看作物、看年份。
經過我自己這幾年的反復折騰和對比,在我這塊地上,種玉米和小麥,感覺還是有幾個牌子用著比較順手,效果也比較穩定。
史丹利和洋豐這兩個,確實是大牌子,用的人多,效果也普遍反映還不錯,我自己用下來感覺也確實還可以,尤其是做底肥的時候,感覺后勁比較足。
像云天化和中化這種大廠的,感覺質量控制得比較用起來心里踏實,肥效也比較平穩,不會忽高忽低。
所以現在基本上,我選肥料就在這幾個牌子里面打轉轉??串斈昴膫€有活動,或者哪個配方更適合我當時要種的作物,就選哪個。
總之一句話,肥料這東西,不能光聽廣告吹,還是得自己親自下地試。多觀察,多比較,慢慢就能找到最適合你家地的那款“好品牌”。別人的經驗是參考,自己地里的收成才是硬道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