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跟大家聊聊我去忻州肥料廠的實踐經歷,這事兒說起來也挺有意思的。
我尋思著解一下農業生產,就想著去化肥廠看看,正好有個朋友在忻州,就去那邊的肥料廠。
到地方,先是跟廠里負責的人聊聊,解他們廠主要生產啥肥料,用的啥原料。他們主要就是做尿素,原料就是焦炭和原煤,這我之前也稍微解過一點。然后就跟著他們的人,開始實地參觀。
- 第一站:原料堆場。 那煤堆得跟小山似的,那個味道,真沖!
- 第二站:生產車間。機器轟隆隆的,各種管道,各種儀表,看得我眼花繚亂。他們工人告訴我,這尿素生產流程挺復雜的,要經過氣化、凈化、合成、造粒等等環節。
- 第三站:包裝車間。 尿素顆粒從機器里嘩地出來,直接裝袋,然后封口。工人們動作那叫一個麻利,一袋接一袋,堆得整整齊齊。
參觀過程中,我不停地問問題,像個好奇寶寶一樣。比如,他們用啥技術來保證肥料的質量?咋控制生產成本?他們也挺耐心的,一一給我解答。我還特意問問現在流行的水溶肥,他們說也生產,但是量不大,主要還是做傳統的尿素。
后來我還跑到他們實驗室,看看他們咋檢測肥料的成分。他們會抽樣檢查,確保氮含量達標。他們還給我看他們廠的各種資質證書,感覺還挺正規的。
這回去忻州肥料廠,我算是開眼界。以前只是在書本上看到化肥的生產,這回親眼目睹,感覺完全不一樣。知道化肥生產的過程,也解化肥行業的一些情況。感覺以后跟農民朋友聊天,也能說上幾句,不至于啥都不知道。
這回實踐經歷讓我受益匪淺。不僅增長知識,也對農業生產有更深的解。以后有機會,我還想去其他類型的工廠看看,多解一些不同的行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