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起種大蒜,這肥料的事兒可真得說道說道。不是瞎撒一氣就行的,我自個兒琢磨好幾年,也算是有點心得,跟大家嘮嘮。
打底肥,不能省
每年種蒜前,頭一件事就是整地。地得深翻,曬透才這時候,底肥是關鍵。我一般是用自己漚熟的農家肥,像雞糞、羊糞啥的,有時候也摻點草木灰。這些肥勁兒長,能管挺長時間。量要足,我習慣是翻地的時候就撒進去一半,讓肥和土充分混勻,然后做畦的時候再撒另一半。這樣整個土層都有營養,不怕苗子扎根沒東西吃。
有時候農家肥不夠,我也會加點復合肥,就是那種氮磷鉀比較均衡的。但主要還是靠有機肥打底,感覺這樣種出來的大蒜,味兒正。
苗期追肥,要跟上
等蒜苗冒出來,緩過勁兒開始長,就得趕緊追第一次肥,也就是人家說的“返青肥”或者“提苗肥”。這時候主要是讓苗子快點長壯實。我通常會用點速效的氮肥,以前用過發酵好的人糞尿兌水澆,效果挺要是圖省事,用點尿素或者硫酸銨也行。這里有個竅門,大蒜不是喜歡硫嘛帶點硫的肥料這時候用挺比如硫酸銨就不錯,能讓葉子更綠,長得更旺。
這回追肥不能太猛,薄肥勤施,結合澆水一起進行。看著苗子噌噌長,心里就踏實。
抽薹前后,肥要重
接下來是大蒜生長最旺盛的階段,就是抽蒜薹前后那段時間。這時候它既要長秧子,又要準備孕育蒜薹和蒜頭,需要的營養最多。這回追肥得下點“重手”。
我個人的做法是,氮磷鉀都要給足。氮肥不能少,還得加鉀肥,促進蒜頭膨大。所以我一般會用高氮高鉀的復合肥,或者用硫酸銨配上硫酸鉀一起追施。還是那句話,別忘硫,含硫的肥料接著用。
如果是自己家吃,不想用化肥,那就像打底肥一樣,用腐熟的餅肥水、糞水,多澆幾次也行,就是得勤快點。
這回施肥量要大一些,施完肥一定要澆透水,讓肥料趕緊溶解被吸收。
蒜頭膨大,鉀肥關鍵
蒜薹收以后,或者就算不收蒜薹,到后期,重點就是讓蒜頭長大。這時候就得追“膨大肥”。
這回施肥,鉀肥是主角,氮肥也要適當補充一點,防止葉子早早干枯,影響光合作用。我通常用硫酸鉀或者草木灰水,有時候也用含鉀高的復合肥沖施。就是想辦法多給點鉀,讓養分都往蒜頭跑。
整個過程看下來,就是根據大蒜不同生長階段的需求來調整肥料。底肥要足,苗期促長用氮,中期壯秧兼顧蒜薹蒜頭要氮磷鉀均衡還得加硫,后期膨大主攻鉀。自己種嘛多觀察,看苗施肥,土不能太干,基本就差不離。這就是我這些年種蒜用肥的一點實踐記錄,希望能幫到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