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起這個滲肥料,真是讓我走不少彎路。剛開始搗鼓那些花花草草的時候,總覺得肥料是個好東西,得多給點,長得才壯實。結果?好幾次都差點把我的寶貝疙瘩給“燒”死。
記得有一次,我搞點那種速效的化肥,想著趕緊讓那幾盆月季爆盆。嘩一下,就撒盆里,然后正常澆水。心里還美滋滋的,等著看效果。
沒過兩天,葉子就開始發(fā)黃、打蔫。我當時就懵,這咋回事?不是說施肥能長好嗎?后來琢磨半天,又問問旁邊老花匠,才知道問題出在哪兒。
肥料“滲”得太猛
那個老花匠跟我說,我這肥料撒太猛,澆水后一下子全“滲”下去,濃度太高,直接把根給燒。根本不是我想象的那樣,慢慢滲透給營養(yǎng)。他說這肥料,得講究個“滲”法。
他教我?guī)渍校际撬约鹤聊サ耐赁k法:
- 摻土:先把肥料跟少量干土混勻,再撒到盆土表面,或者埋到土里稍微深一點的地方,離根遠一點。這樣澆水的時候,肥料就能緩慢地溶解,慢慢地“滲”下去,不會一下子沖擊根系。
- 少量多次:別一次給太多,寧可隔段時間再給一次。薄肥勤施,這話真不是白說的。
- 看天施肥:要是知道馬上要下大雨,就別急著施肥,特別是撒在表面的那種,大雨一沖,全流走,那才叫白費勁,肥料都滲不到該去的地方。
我后來就照著這幾點做。特別是那個摻土的辦法,感覺挺靠譜。我試過用自己漚的那些廚余肥,也是先跟園土拌勻再用,感覺效果就好多,植物看著也精神。不像以前,要么沒反應,要么就出問題。
實踐下來感覺,這個“滲肥料”的過程,真是得控制不能太快太猛,也不能讓它隨水流走。得想辦法讓它均勻、緩慢地滲透到根能吸收到的地方。這活兒,看著簡單,里面道道挺多,得自己慢慢摸索。
反正我現(xiàn)在施肥,都小心多,不再像以前那么毛手毛腳。搞園藝嘛就是個不斷學習、不斷實踐的過程,交點學費也正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