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種來源:從遼寧省果樹研究所引進。
特征特性:味道好、貯藏性強的晚熟品種,樹勢強健,成枝力較強,萌芽率中等,開花期在4月末至5月初左右,收獲期在10月下旬至11月上旬,單果重300g左右,最大果重500g以上,果實圓或長圓形,整齊,成熟后著紅或鮮紅色霞和條霞。果肉質密,較細脆,果汁較多,酸甜適度,芳香味濃,品質極佳,耐貯運。在幼樹期,枝條直立生長隨著樹齡的增長,逐漸開張,易形成短果枝,結果較早,具有豐產性強的特點。
栽培要點:栽植行距以5×6m為好,山地,土質差的可適當密度大些。并配置授粉樹。4-5行配一行授粉樹,幼苗期加強肥水管理。進入盛果期施有機肥做追肥,防止樹冠郁閉,全樹主枝應在5-6個。樹冠高度應控制在4m左右,要結合夏剪,緩和樹勢,促進結果,如拉枝、扭梢、摘心,6月初可以進行環剝、目傷等,為防止隔年結果,應做好稀花疏果,4-5個副梢留一個果,株間和枝間要保持足夠的空間,以得到充分的陽光照射。
試驗示范情況:全市已發展到800萬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