聊聊我用茶枯漚肥的那些事兒
大家今天得空,跟大家嘮嘮我最近瞎折騰的一件事兒——用茶枯做肥料。這玩意兒,也是聽老家親戚提一嘴,說他們那邊種油茶樹的多,榨完油剩下的那餅子,叫茶枯,扔可惜,漚肥效果挺還能殺土里的蟲子。我這人就愛搗鼓這些,正好家里陽臺種些花花草草,老是長得蔫不拉幾,還時不時鬧點小蟲子,就想著試試看。
搞到茶枯
得弄到茶枯。我這不是產(chǎn)油茶的地方,去農(nóng)資店問問,還真有賣的,就是那種壓得很實的圓餅子,硬邦邦的。也有賣碎塊或者粉末的,我尋思著餅狀的可能純一點,就先買幾塊回來試試水。
開始處理
這玩意兒直接埋土里肯定不行,聽說會“燒根”,而且里面的啥皂素對蚯蚓也不友得先處理一下。我找個不用的舊塑料桶,把那幾塊茶枯餅使勁敲碎,盡量弄小塊點,然后扔桶里加熱水泡著。加熱水是為讓它泡得快一點,軟得快。
- 浸泡: 加水沒過碎塊就行,蓋上個蓋子(別蓋太死,得透氣)。
- 發(fā)酵: 就這么放陽臺角落里漚著。這過程,得有點耐心,尤其是我這第一次弄,心里沒底。頭幾天沒啥動靜,過大概一個禮拜,開始有點味道,不是臭,是一種悶悶的、有點酸酵母味兒。又過一兩周,味道更濃點,水面上還有些泡沫。
- 攪拌: 期間我想起來就用棍子攪和攪和,讓它發(fā)酵均勻點。
差不多漚一個多月,感覺顏色變得深褐色,沒那么沖的味道,有點像醬油渣發(fā)酵后的感覺,我就覺得應(yīng)該差不多。
怎么用
漚好的茶枯水分兩部分用:
- 肥水: 上面的液體,我兌大概10倍的清水,不敢弄太濃,怕燒苗。就用這個水直接澆花,像澆平時水一樣,沿著盆邊澆下去。
- 渣渣: 底下的那些渣子,撈出來稍微瀝瀝水,拌在準備換盆用的新土里,或者在花盆邊上挖幾個淺溝埋進去,再蓋上土。注意別直接挨著根系。
我主要用在幾盆月季和一盆梔子花上,這倆貨平時不是黃葉就是招蚜蟲,正好拿它們試試效果。
效果咋樣
用大概兩三次肥水,間隔差不多十天半個月。埋渣的那次是換盆時混進去的。
好的方面:
- 葉子確實綠不少,特別是梔子花,之前有點缺鐵發(fā)黃,用之后新葉明顯綠油油的,看著精神多。
- 月季之前鬧過幾次蚜蟲,用茶枯水之后,好像是少點,不知道是不是心理作用,但至少沒大爆發(fā)。盆土里好像也沒看到啥小飛蟲之類的。聽人說茶枯對土里的蝸牛、鼻涕蟲啥的效果我陽臺上沒這些,倒是沒法驗證。
- 感覺土壤好像是疏松點,澆水滲得更快。
麻煩的地方:
- 漚肥過程還是有點味道的,雖然放角落,但靠近聞還是不太美妙。住樓房的得考慮好鄰居感受。
- 漚制時間比較長,急性子可能等不。
- 兌水比例得自己摸索,寧稀勿濃,新手容易掌握不好燒根。
總結(jié)一下
我這回用茶枯做肥料的實踐感覺還挺成功。這玩意兒確實是個好東西,天然環(huán)保,既能當肥料補充營養(yǎng),改善土壤,順帶還能抑制點土里的害蟲,一舉多得。雖然制作過程稍微麻煩點,有點味道,時間也長,但看到花草長得更好,那點麻煩也值。以后應(yīng)該還會繼續(xù)用,特別是換盆換土的時候,拌點茶枯渣進去,感覺對預(yù)防土傳病蟲害應(yīng)該有點用。推薦喜歡搗鼓花草的朋友也可以試試,就是得注意充分腐熟后再用,還有就是控制好濃度。